大寒,即農歷65438+2月,新歷65438+10月20日,為大寒節氣。大寒是壹年中的最後壹個節氣,也是最冷的節氣。大寒養生必須以溫陽保暖為前提,所以重點還是在飲食進補上。那麽感冒應該怎麽吃呢?
體質較弱的人,應把這個冬天作為進補之時,為自己的健康增值——精血虧損嚴重者,往往需要使用有血有肉之品,如動物性高蛋白食物或藥物,同時註意幫助脾胃功能,避免“虛而不補”。體弱者多吃溫熱的食物,可以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
時令進補包括:甲魚、海參、蝦、白菜、紅棗、山藥、黑木耳、芋頭、糯米、紅豆、生姜等。,可加工成溫湯、粥、煲、火鍋。
嚴寒過後,春天開始了。此時陽氣待升,盡量多做戶外活動,太陽出來後曬曬太陽。慢跑、太極、按摩穴位、拍打全身都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冬天的至日過後,地面上的太陽熱量開始增加,太陽的精神力也開始增長,但微小的太陽精神力不足以抵擋長時間積累的殷琦。當它進入隆冬小寒和嚴寒的節氣時,地面的積熱降到最低,這是壹年中最冷的時候。
因此,中醫養生除了遵循“秋冬養陰”的自然規律外,還應在隆冬時節輔養陽氣,順應自然界陽氣生而未壯的特點,迎接春天的到來。
飲食調養來彌補吧。但嶺南地區冬季氣溫尚屬溫和,進補應以性平為主,不寒不熱、性質溫和的藥食材料,既能滋陰補陽,達到保健防病的效果。
大寒是壹年中最冷的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結束,但寒冷的人還在繼續,要做好保暖措施。上面提到的關於小寒養生的知識,妳都學會了嗎?那就幹幹凈凈,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