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所謂的湯,都是很有講究的,文火慢燉,營養豐富,或者湯是精心熬制的;北方人的湯就簡單多了,蔬菜卷湯,紫菜蛋花湯,番茄蛋花湯,甚至面湯。毫無疑問,無論什麽樣的湯,都是大多數人喜愛的。湯料營養豐富,原料營養成分不易流失,也有利於消化吸收,適合食用的人群更加全面廣泛。但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是很多人爭論不休的問題。作為壹個福建人,飯前喝湯我肯定是排隊的,因為飯前喝湯既能保證營養的吸收,又有助於保持身材。
我們把飯前喝湯稱為養生喝湯法。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我們的食道和口腔已經閑置了壹段時間,處於比較幹燥的狀態,此時喝湯可以滋潤食道和口腔,從而為後面吃東西做鋪墊,減少它們對消化黏膜的刺激,促進消化吸收。另外,很多人推崇飯前喝湯,認為湯含有大量水分,可以讓人有飽腹感,從而減少以後的食量,久而久之,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飯後喝湯正好相反。在胃幾乎飽和的時候,吃壹定量的湯,無疑會增加胃的負擔,使胃變大,並因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
雖然喝湯有益健康,但也有幾個註意事項。首先是不要喝滾燙高溫的湯,會傷害食道和口腔;第二,不要多次喝沸騰的湯。經過多次煮沸,湯裏的物質發生變化,對人體有害無益;第三,喝湯要慢,不要太快,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