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言歸正傳
大學畢業後,在湖北經濟學院培訓半個月後,同年秋天,我被分配到恩施,壹個湘鄂渝黔三省交界處的偏僻地方,傳說中的紀明三省之地。說實話,當初被分配到這裏的時候,我心裏充滿了壹種強烈的不滿,和我想象中的中資教育的環境相差甚遠。且不說壹路上的長途顛簸讓我不忍,就像詩裏說的“登頂難”,在這裏可以說是最好的體現。這裏的鄉村道路依山而建,崎嶇不平,人坐在車裏會感到緊張。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貧困山區。這個城鎮被群山環繞。只有山上稀疏的幾棵樹給人增添了壹種壓抑感。唯壹的壹條街上走的人很少,偶爾能看到幾家冷清的店鋪。更何況這裏還缺水。水對我們來說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在下半年。如果不下雨,我們就得到處找水。發短信,手機舉得越高,信號就越強。雖然有電,但停電是常事。就是在這個地方,我開始了人生中最難忘、最有意義的教育生活。
我們到教育局的那天,教育局例行接待了我們。說實話,在當地教育局看來,要麽是妳在學校犯了錯誤被流放,要麽是妳在市裏找工作沒有優勢,壹定是沒有背景選擇教書。所以教育局的官員在分配學校的時候,壹般會盡量把和當地教育局沒有關系的教職員工分配到最偏遠的地方,而自己教育系統的孩子或者和教育系統有關系的孩子,會被分配到相對好的地方。既然是教書,就這樣。
在湖北省任教,湖北經濟學院培訓期間自稱是授課學生家長的湖北省教育廳向授課人員承諾“月薪1200,年績效5000元。”
事實上每個月只有760塊錢拿到手,年終業績沒看到。在這760塊錢裏,妳要自己吃飯買衣服,還要經常給學生補貼,還要經常照顧學生吃飯,因為學生說,沒錢就沒錢,沒錢就不來上課。
再說學校,去當地的學校。見了校長後,校長私下跟我說:“兄弟,最好不要搞教育!”“然後我被分到壹個所謂的宿舍,下面是豬圈,上面是茅草棚(這是湖北省教育廳承諾的)。校長說妳暫時住著,等妳有了房子再分配給妳。突然,回到解放前,我終於明白了我們偉大的黨為什麽能在革命中取得成功——與其活在這樣的世界裏,不如戰鬥到死。九月,還有余熱,蒼蠅到處飛,蟲子到處爬。所以我住了半年。冬天,我真的感受到了北風的呼號。為了睡覺,只能捂著頭(行李和生活用品都是自己采購十幾裏路,然後自己背)。
再說學校吧。從小學到初中,有80多個學生,加上校長,壹個四十多歲的老兵,高中畢業。另外兩個老師初中勉強畢業。的確,更不用說缺少教師,高水平的教師。在學校裏,除了校長受歡迎,其他兩個老師都對房東不滿,因為房東搶了他們的飯碗。基本上每個老師都要上所有的課。兩個初中畢業的老師也是教英語的,但是很多單詞他們自己也不懂,所以夾雜著拼音和中文,甚至中文還夾雜著濃重的地方方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要談論它。理解他們的感受。
說說學生吧。其實偏遠山區的學生沒那麽想讀書。不要在電視上用天真的眼神看著他們出現在鏡頭前。中國媒體,妳知道的。山民的願望是在學校混到畢業,然後出去打工。當然也有深層次的原因,比如交通和信息的閉塞,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村民生活範圍的圈子,個人視野等等。我壹次也沒有在電視上看到孩子們坐在山裏聽課的場景。
就這樣過了半年,除了我洗澡的地方,沒洗過澡,沒見過我的“家人”都來了。縣教育工作人員確實來過壹次,來當地鎮上進行所謂的調查,讓鎮政府工作人員向支教老師轉達縣教育局的問候。
而村裏人卻很尊重房東,壹個大學畢業的支教老師。因為樓主懂醫學和針灸(樓主父親是軍醫),當地村民和學生感冒發燒壹般都不願意去鎮衛生院。於是樓主就紮了針或者開了藥方。所以樓主每次去鎮上或者縣城都要盡量買點藥。講真,樓主壹心教孩子,樓主也打學生,因為說服教育不適合某些學生,就像有些樹,不修剪就會長歪。但經過說服、教育、打罵、思想工作,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明顯好轉。生活中,他們知道自己愛衛生,愛幹凈,思想上也不再那麽自私。在生活中,他們懂得孝順長輩,禮讓他人,所以在學習上不再有錯別字,眼界也開闊了。所以學生家長還是尊重樓主的。房東上門拜訪時,淳樸的村民拿出了家裏最好的食物——壹條魚幹,壹塊臘肉,然後是自己釀的酒。據說平時舍不得吃。村民樸素的感情中也夾雜著復雜的含義。有的村民覺得省城來的大學生有多大能量,直接讓妳帶著我的寶貝去省城掙錢。這沒什麽。可怕的是學生因為他們的發揮產生了壹些矛盾。村民們要求老師善待他們自己的孩子。老師不把寶寶當回事,就是詛咒,雙方家長打孩子是必然的。甚至有的村民打了老師還不服氣,然後去找對方家長打。
待了半年,實在受不了那裏的氛圍,考上了縣裏的中學。當然,教書的身份沒變,工資還是有壹點,業績沒有。在縣城的中學裏,班級最多,英語有三個班。誰都知道英語最累。早自習,晚自習,上課不斷教。後來因為老師的原因,我同時教歷史和地理,後來在當地壹所小學六年級兼職英語。每周1到5,基本都在上課。周末,我給三年級上課。這種生活比在擁擠的省份要令人滿意得多。
最後,教學期滿,樓主對這種生活充滿了失望,高高興興的離開了。
這是樓主的真實經歷,沒有誇張。我們不使用真實地名和實名的原因是我們害怕人肉!
現在樓主自己開了壹家養生館,小生活充滿了味道。並且壹如既往的支持那些教過的,需要幫助的孩子。現在他們有的出去工作,有的進入高校。壹名學生在上海做汽車修理工,月薪超過8000元。他發了壹條短信感謝我的幫助。那些進入高校的人壹方面鼓勵他們做兼職,另壹方面學習技能謀生。
在這裏我想對我的大三大四學生說:
1,對於教學,妳最好選擇旅行的方式;
2,如果妳想選擇這個作為職業,壹定要慎重!因為妳教了幾年書,很可能會忘記自己的專業,而且除了能在課堂上紙上談兵,出去後還能有什麽謀生的技能?畢業後進入社會比較好。雖然辛苦,但我在職場打拼了幾年,起碼有經驗了,才不會壹個月賺幾百塊,也不會教滿了就進入社會當傻逼。
3.支教期滿後公考有優惠政策,但妳們都知道。
4.在教學偏遠,人民艱苦的地方,很難說會發生什麽。
5.別看有些教工幾年後就紮根山村了。沒幾年,他們就忘了專業,但出門還是無所適從。其中有在當地找對象的,也不排除有人真心為山區出力。因為這些原因,許多和我壹起教書的學生都把自己“奉獻”到了偏遠的鄉村。而湖北省教育廳的某些官員壹路飆升,每年繼續以教學生家長的身份忽悠下壹屆學弟學妹!教職員工遇到問題總是推卸責任!既然教書如此高尚,為什麽中國高官子女大多出國,為什麽中國很少有高官子女教書?為什麽中國高官的子女不能接受貧窮中農的再教育?我覺得如果真像某些官員宣稱的那麽清高,官員的子女大概也不會願意落後。教學明星徐本禹據說去當官了,成千上萬的教職員工成了炮灰。
6.如果妳選擇教書,妳要想好:妳想要什麽?妳能得到什麽?妳父母辛辛苦苦供妳上大學。再去山區幾年能收回成本?妳父母想讓妳讀完大學去偏遠山區,壹個月幾百塊錢,但妳不能補貼家用。妳對得起妳的父母嗎?別看電視上的鏡頭。許多大學生誌願去教書。妳不能也不敢在鏡頭前撒謊。當然,很多大學生都充滿了激情,但是這種激情能持續多久呢?如果妳想靠這個進入仕途,我個人覺得不太靠譜。我不認為我為國家做了所謂的貢獻,就會得到國家的認可。人民記得妳,黨和政府不記得妳。國家給的破獎杯能怎麽辦?出去後面對的是高價消費和世俗眼光。不是我貪財,而是這個國家太瘋狂了!我不貪財,但我想活下去。我想支持我的學生。靠譜嗎?
最後,我再多說兩句:學長,在選擇從教的時候,尤其是長期從教,壹定要慎重;向為偏遠鄉村支教而犧牲的同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