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五毒月的第九天就要到了。五毒月到底有多毒?

五毒月的第九天就要到了。五毒月到底有多毒?

毒五月是指農歷五月,2020年6月21日正式進入。古人為了養生形成了很多驅散“毒五月”的方法,比如采摘艾葉辟邪,佩戴香囊清理汙穢,甚至已婚婦女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與丈夫同寢。

端午節第九天,請記得洗澡刮痧拔罐艾灸。這幾天是壹年中排毒養陽的最好時機。請抓住機會解毒驅邪,驅寒祛濕,養陽事半功倍。

自古以來,農歷五月多病,故有“毒月”之說。中醫認為這種說法有壹定道理。五月是正午,五行屬火。此時陽氣正盛,火極旺。此時陽氣外散、內弱,不適宜進行泄濁活動:吃冷飲、出汗、性生活。......

另外,端午節期間,雨季來臨,氣溫大幅度上升。空氣潮濕,循環不暢,濕熱之邪濃厚。壹旦濕熱阻滯氣血經絡,就會出現人體新陳代謝受阻,氣血不暢,濁邪停滯,百病致病的尷尬局面。

此時的自然氣候容易滋生蛇、蟲、鼠、蟻以及各種病菌,進壹步加劇疾病的傳播。所以民間流行端午節在門前插艾條,喝雄黃酒,泡艾草浴,以達到祛邪除穢,養生的目的。

民間說端午節是九毒天,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人們不妨做艾灸,提高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同時,不妨將新鮮的魚腥草挖出來,用手揉搓,將揉搓後的草汁加入開水中,與紅糖壹起飲用,可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或者剁碎燒開水。

壹、九毒天時間2020年九毒天:

初次中毒日期:5月5日(陽歷6月25日)/5月6日(陽歷6月26日)/5月7日(陽歷6月27日)中毒日期:5月15日(陽歷7月5日)/5月16日(陽歷7月6日)/5月17日(陽歷7月7日)最終中毒日期:5月。5月26日(公歷6月16)/5月27日(公歷7月17)為九毒日,5月14日為天地會泰日。這九天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天”。這時候用艾草和艾灸泡腳、洗澡,排毒效果最好。抓住這幾天排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毒五月》中的毒在哪裏?那麽,《毒五月》的毒在哪裏?為什麽人會在這個時候患上各種疾病?人們應該如何應對?

第壹毒:失水導致梗塞

排毒之道:時刻靜下心來,多喝水。

農歷五月通常包括夏季至日。換句話說,這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高溫導致人體水分流失,形成中醫理論中的“津液不足”。如果此時不做針對性的預防,很容易氣血凝滯。這也是夏季腦梗塞、心肌梗塞多發的原因。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壓的人,這個時候更容易生病。

為了預防發病,人們應該盡量避免體液的流失。農歷五月有意識地多喝水很重要,尤其是早上和晚上睡前兩杯溫水。其次,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因為熬夜本身就是壹種傷筋動骨的行為。飲食上,盡量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辛辣燒烤食物。另外,要保持心態穩定,切忌大喜大悲、焦慮抑郁。否則,氣血的執行可能會受到情誌的影響,從而誘發疾病。

第二毒:脾胃虛弱導致腹瀉。

排毒之道:吃溫的,不吃涼的。

脾胃虛弱是五月人的常見狀態。這是因為夏季至日前後,陽氣外伸,氣血更多地在體表運行,導致人體虛寒。脾胃作為中焦最重要的兩個器官,受此影響最大。所以,不要被農歷五月看似旺盛的身體運動功能所迷惑。其實這個時候脾胃是很脆弱的。

脾胃虛弱的主要表現是腹瀉和消化不良。過去看似正常的飲食行為,此時可能會讓人病情加重。所以日常生活要謹慎,多照顧脾胃。其中,不吃生冷的食物非常重要。因為脾胃會寒熱,而使其易於消化的過程就是耗陽的過程。

此外,此時人們應盡量做到定時進餐,防止不均勻的饑餓感和飽腹感損害脾胃的正常功能。農歷五月氣溫高,食物容易腐爛,人們盡量不吃剩菜。

第三毒:熱積於腸而致便秘。

排毒之道:多吃蔬菜少吃肉

對於現代人來說,五月毒引起的另壹個常見問題是熱在腸內積聚,導致便秘。曾經有壹個病人,每年農歷五月便秘,經常壹周排便壹次,臉上長痘痘,口臭。病人的問題是由腸內積熱引起的。

現代人喜歡吃燒烤,就會造成這個問題。尤其是晚上吃燒烤,讓晚上熱的食物留在腸道裏,人體無法運輸。當然,久而久之身體陰虛津液就會出現便秘。受此影響,人也容易長痘、口臭、口幹、口苦、失眠。所以要避免吃太多燒烤和辛辣的食物。

為了減少熱量在腸道的積聚,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並經常喝水。

第四毒:過度放縱耗精?

解毒之道:戒欲戒耗。

夏天消耗了很多人。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人們應該避免身體的額外消耗。因此,有必要控制農歷五月的夫妻生活,尤其是夏季至日前後。臨床上,有些心功能不好的人,夏天同居時會發生心血管事件。這就是性交本身讓心臟負荷增加,最終難以承受的結果。

所以古人提倡妻子在農歷五月回娘家,是有科學道理的。但是,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年齡越大的人,越應該註意這壹點。

三、五月天排毒妙招——艾灸古人認為農歷的五月病充滿了邪惡,所以人必須對自己寬容,嚴禁殺生奸淫。否則會嚴重傷害身體,浪費精力,還應控制成癮,清淡飲食,減酸增苦,益肝腎。這個時候的節日應該是寧靜的,與自然和諧的。

看來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對農歷五月也是區別對待的。在經典的《傷寒論》中明確提出“五月,陽在表,胃寒,陽在裏……”農歷五月被認為是壹個多事之秋。

同時,也形成了許多方法來驅散“毒五月”以養生,如采摘艾葉辟邪,佩戴香囊以清除汙穢,甚至已婚婦女在“毒五月”回父母家,以避免與丈夫睡覺。

對應癥狀:脾胃虛弱,胃寒,濕疹,精神疲勞,心功能弱,容易上火。

這壹時期保健,艾灸必不可少:艾灸大椎、命門、至陽穴,可補益全身陽氣,排出寒毒;艾灸陰陵泉、豐隆、三陰交穴、復六穴,可排出濕、痰等有毒物質。艾灸血海和委,可排出血毒和瘀毒。必須艾灸的穴位有* * *套: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是保健的強項。命門穴:位於人體後方第二腰椎下方,與肚臍相對,是人體元氣的中樞,是元氣“停留”的地方。中脘穴:位於腹部中線,臍上4寸,相當於五指寬。足三裏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