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在投入運行時,需要有壹個生物膜階段,它有兩個目的:壹是使微生物生長繁殖,直至填料表面被生物膜覆蓋,微生物數量達到汙水處理的要求;另壹方面,需要讓微生物逐漸適應處理後汙水的水質,即馴化微生物。掛膜過程中,沈澱池出水和沈澱在池底的汙泥可以回流,促進掛膜早日完成。
掛膜過程中使用的方法有兩種:直接掛膜和間接掛膜。
在各種形式的生物膜處理設施中,生物接觸氧化池和塔式生物濾池由於其曝氣系統和填料數量及空隙較大,可以采用直接掛膜法。而普通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需要使用間接掛膜。
1,直接掛膜法
該方法允許處理系統的連續進水在適宜的水溫、溶解氧等環境條件和pH、BOD5、C/N等水質條件下正常運行,對於生活汙水、城市汙水或混有大比例生活汙水的工業廢水,可在7 ~ 10d內完成掛膜過程。
2、間接掛膜法
對於不易降解的工業廢水,特別是采用普通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處理時,為了保證掛膜的順利進行,可以預先培養馴化相應的活性汙泥,然後加入生物膜處理系統進行掛膜,即分布式掛膜。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生活汙水或其與工業廢水的混合汙水培養活性汙泥。然後將汙泥或其他類似汙水處理廠的汙泥與工業廢水壹起放入循環池,再用泵放入生物膜處理設施。流出物和沈澱的汙泥都回流到循環槽。循環形成生物膜後,用水運行,加入待處理的工業廢水。可先加入20%的工業廢水,待分析進出水質後,再逐步增加工業廢水的比例。直到全部是工業廢水,也可以用生活汙水混少量(20%)工業廢水直接培養生物膜,掛膜成功後再逐漸增加工業廢水的比例,直到全部是工業廢水。
生物膜培養馴化過程中應註意以下事項:
1.掛膜初期,進水量應小於設計值,可按設計流量的20% ~ 40%開始作業。當現有生物膜可見時,可將流量增加到60% ~ 80%,當出水效果達到設計要求時,可將流量增加到設計標準。
2.在生物轉盤法中,用於硝化的轉盤掛膜時間應增加2 ~ 3周,進水BOD應低於30 mg/L,由於自養硝化菌世代時間長,繁殖生長慢,如果進水有機物過高,異養菌會在膜中占優勢,從而抑制自養菌的生長。
3.當水中出現亞硝酸鹽時,說明生物膜上的硝化過程已經開始;當出水亞硝酸鹽下降,出現大量硝酸鹽時,說明硝化細菌已經率先進入生物膜,掛膜工作結束。
4.生物膜形成所需的環境條件與活性汙泥培養細菌所需的環境條件相同。要求流入的水具有適當的營養、溫度、pH值等。,特別是氮、磷等營養物質的量壹定要充足,避免大量投毒。
5、由於初期膜量少,反應器內的充氧可以略少,這樣溶解氧不會太高;同時采用小負荷進水,減少對生物膜的沖刷作用,提高填料或填料的掛膜速度。
6.冬季氣溫為65438±03℃時,整個周期比暖季長2 ~ 3倍。
7.生物膜培養過程中,由於新生長的生物膜適應性差,經常會有大量膜狀汙泥脫落,可以說是正常現象,尤其是用工業廢水進行馴化時。
8.註意控制生物膜厚度,保持在2mm左右,不使厭氧層過度生長,通過調節水力負荷(改變回水量)使生物膜均衡脫落。同時,隨時進行鏡檢,觀察生物膜生物相的變化,註意特征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