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蘿蔔
雪季,天氣寒冷,室內開始供暖,人們總是被外面寒冷的環境裹得嚴嚴實實。如果吃壹些高熱量、進補的食物,容易上火,出現食欲不振、口腔潰瘍、痰多、咳嗽等癥狀。蘿蔔性平,味辛、甘,入脾胃經。具有化痰、清熱、健胃、解毒、消食、生津、利尿的功效。這個時候吃生蘿蔔或者煮湯對身體有好處。
2、佛手排骨湯
做法:排骨300克,佛手300克,排骨切小塊焯水,佛手洗凈切塊;杏仁20克泡軟。鍋中加入清水,放入排骨、杏仁、姜片、蔥白、料酒。大火燒開後,改用慢煮,1小時後加入佛手,半小時後加鹽調味。
功效:冬天天冷,容易感冒咳嗽。杏仁能潤肺止咳,佛手營養全面,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潤燥解燥,促進消化。
3.大蒜雪蓮
做法:菊花半斤洗凈切塊,大蒜搗碎備用。隔水大火燒開,放入蘆蒿,焯3分鐘左右,撈出瀝幹,放入蒜泥、味精、鹽、香油,攪拌均勻。
功效:杭白菊具有養心、降血壓、降血脂、潤肺化痰的作用;大蒜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形成的概率,特別適合老年人在大雪季節養生。
4.雞蛋粥
做法:將500克雞胸肉切成小塊,用水煮成濃汁,然後將雞肉取出,再與適量的濃汁和粳米壹起煮。粥煮好後放入切片的皮蛋和雞肉,加入適量調料。
功效:補益氣血,滋養五臟,增進食欲,生津止渴,醒酒消食。適用於氣血不足、五臟不足、體虛乏力、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的人群。
5、山藥芝麻酥
做法:將山藥切成條狀,鍋中放大量油,將山藥炸至浮金黃,撈出瀝幹;再取壹個砂鍋,熱鍋放少量油,加適量糖和少量水融化,放入山藥,蘸糖漿,最後撒上黑芝麻。
功效:補益肝腎,益脾胃,適用於肺虛咳喘,肝腎精血不足所致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頭發早白者。
6、冬季除濕食譜
白術陳皮助督湯
材料:陳皮6克,白術30克,鮮豬肚半至1,砂仁6克,生姜5片。
做法:首先將豬肚用飛水洗凈,將所有食材放入湯鍋中,加水約2500ml,文火煮約1.5小時;然後把五花肉拿出來,切成塊,放回鍋裏,再煮30分鐘,調味。
功效:白術具有益氣健脾、燥濕利水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功效;豬肚味甘性溫,有補虛損、健脾胃的作用。所以湯可以健脾開胃,促進食欲,祛除濕氣。
竹筍銀耳湯
材料:竹筍300g,幹銀耳20g,雞蛋1個,鹽適量,水1000ml。
做法:先將竹筍洗凈,銀耳用水泡幹去蒂,雞蛋打入碗中打成糊狀;鍋中水燒開,倒入蛋糊,放入竹筍和銀耳,小火燉五分鐘,加鹽調味。
功效:竹筍能祛濕利濕,是消除脂肪的最佳食物。銀耳可以潤肺養顏。此湯有祛濕利濕的功效。
姜汁牛肉飯
配料:新鮮牛肉、姜汁、花生油、大米。
做法:將新鮮牛肉剁成肉末,加入姜汁、花生油等調料拌勻,鋪在熟肉的對面,小火煨熟,拌食。
功效:散寒、健胃、補中、強筋壯骨、消水腫、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