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氣災害:小滿後,黃河以南至長江中下遊地區開始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相關部門和單位註意防暑降溫。從氣候特征來看,小滿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夏季,南北溫差進壹步縮小,降水進壹步增多,自然界植物飽滿茂盛,小麥種子逐漸飽滿,夏收作物接近成熟,春播作物枝繁葉茂,進入夏收、夏播、下關的繁忙時期。在此期間,我國麥區應高度重視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就華北地區而言,有壹句話叫“小麥吃飽了就有風險”,意思是在華北地區,冬小麥長到飽的時候就進入成熟階段,這個時候最怕幹熱風。此時,華北地區尚未進入雨季,處於幹旱狀態,由於太陽輻射強烈,地面溫度上升很快。幹熱天氣形成時,溫度高達30℃,最小相對濕度小於等於30%,風速為每秒3-4米以上,吹來的風為幹熱風。幹熱風對小麥從開花到乳熟是非常有害的。它加速作物蒸發,使作物體內水分迅速蒸發,破壞葉綠素,使作物光合作用停止,莖葉迅速枯萎,使種子皺縮,皮厚,腹溝深,千粒重下降,壹般減產5-10%,嚴重減產30%以上。防止幹熱風,盡量使用早熟品種。遇到熱風時要快速噴水,草木灰水的比例為65438+草木灰0斤,水5斤,每畝40-50斤。還有噴的石油促生長劑:1kg促生長劑,100kg水。噴施後可增加葉片含水量,增強保水能力,加強光合作用,減弱呼吸強度,防止幹熱風。此外,提前施氮肥、灌漿期間控制氮肥用量、基肥中增加磷肥都有利於小麥灌漿,對防禦幹熱風也有壹定的好處。此外,目前已進入雷雨大風多發期。各地要時刻關註天氣預報,盡量避免上述災害性天氣造成的損失。
2、節氣養生:小滿節氣之後,是疾病容易出現的時候。建議人們要有“未病先防”的健康意識,從增強身體正氣和防止疾病邪氣入侵兩方面入手。小麥粒漸漸飽滿,還有十多天就要收割了。收割前十天停止澆水,防止麥蚜和黃疸。去雜選劣,糧油棉及時套種。幹旱、風雹災害要提前預防,減少災害。芝麻、谷子、黍的種子可以接受,但春播棉花就來不及了。早春時節,莊稼頻繁松土,嚴格鋤行。_用棉花處理害蟲,適當追肥和澆水。麥前,快換炕,炕洞會把田邊砸破。早修農具早打算,不要等麥子熟了才轉身。果樹打稀治蟲,桑蠶繭及時收。要采取措施管理好畜禽,懷孕的母畜要苗條。魚塘日夜有人觀察,防患於未然。養魚就像種植谷物和棉花。管理得當可以獲得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