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控制要點?

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控制要點?

以下是仲達咨詢帶來的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控制要點,供大家參考。

水泥穩定砂礫基層作為路面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規範要求進行控制。但是,總有大矛盾和小矛盾影響著事情的發展。摘要:本文根據個人多年的施工實踐,主要從四個方面談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的控制方法。

1,前言

目前,在新疆等省的高等級公路設計中,本著“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原則,廣泛采用天然級配碎石作為底基層;水泥穩定砂礫用作基層;采用粗細瀝青混凝土混合料作為上下兩層的路面結構層。

路面基層和底基層的強度和穩定性對路面的整體強度,尤其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強度、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是半剛性基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避免過大的早期殘余變形、剪切破壞或彎拉破壞;足夠的水穩性和凍穩性,在冰凍地區,基層會受到水和負溫的影響,引起凍脹,溫度升高後融化,強度會大大降低;足夠的耐侵蝕性(耐腐蝕性);收縮小,主要是幹縮和溫縮;足夠的平整度。控制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質量是保證上述性能的必由之路。本文從四個方面重點闡述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質量控制。

2.拌制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所用的原材料主要由水泥、碎石和施工用水組成。

應選用終凝時間大於6h的低標號(325)水泥。可以使用人或牲畜飲用的水源。下面重點介紹礫石材料。

2.1根據規範要求,高速公路和壹級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1.5mm,顆粒中細長扁平顆粒含量不應超過20%,壓碎值不應超過30%,級配應符合(JTJ034-2000),塑性指數應小於9,液限應小於28%。按照上述要求,對於多個。

2.2砂石料場多為自然沖積沈積形成,隨著埋深的變化,砂石級配必然會有所不同。在同壹埋深下,不同位置的礫石級配不會均勻。收集材料時,應徹底清除表層覆土,並清除超大礫石和避免砂夾層。當貨場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取樣檢測,以決定貨場是否繼續使用。礫石材料的堆放高度不應超過4m,以避免礫石材料的離析。

2.3為滿足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的強度要求,首先從料堆中按正確的方式選取有代表性的樣品,按設計圖紙要求分別進行篩分和標準擊實試驗。根據規範,高速公路和壹級公路路面基層的壓實度必須達到98%以上。在集料的各項指標滿足設計或規範要求後,根據設計水泥用量的要求,選擇五種不同的水泥用量配制礫石混合料,並在實驗室制作1: 1的柱狀試件。試件的密實度與施工中使用的密實度相同。在規定的標準養護條件下,濕養護6天後,浸水65438±0天後,進行飽和抗壓強度試驗。為了更好地選擇水泥劑量,可以從第壹次試驗結果中選擇三種水泥劑量進行優化試驗,最終確定滿足水泥穩定砂礫基層設計要求的最佳水泥劑量、最大幹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為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的控制指標。同時,必須確定最佳水泥劑量下延遲4h和2h的最大幹密度和無側限抗壓強度。以便在因設備故障而停止生產時,在現場檢測控制標準。

2.4水泥穩定砂礫混合料的配合比必須準確,這是保證其滿足級配和強度要求的關鍵技術。水泥穩定砂礫正式施工前,必須進行試拌,以確定施工所用的混合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混合料的含水量應考慮攪拌站與施工段的距離、振動碾壓和提漿、作業段的長度、施工環境、施工季節和當天的氣溫以及水分蒸發造成的水分損失。試拌時要不斷調整攪拌時間,控制水泥用量和調整用水量,目測拌合物達到外觀均勻,用手揉成團,並立即從出料口取樣進行水泥用量滴定、含水量測定和顆粒篩分試驗。水泥用量應比設計配合比大0.5%左右,含水量壹般大於最佳含水量,但不應大於最佳含水量1%,顆粒級配符合設計要求。

2.5壹般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需要大量的水泥。為保證施工期間水泥的供應,可與當地大型水泥生產企業簽訂保證供應合同。這樣,同壹廠家生產的水泥質量就有了可靠的保證。特別是水泥的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指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以上選材和試拌工作簡單繁瑣,需要耐心反復嘗試。如有必要,不受標準檢測頻率的限制。同時,為了使試驗工作不影響工期,這項工作至少應在開工前兩個月進行。在施工過程中,要隨時進行測試和調整,避免盲目生產造成的浪費。

3、鋪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

攤鋪應避免粗細材料的分離。攤鋪質量直接影響壓實度、路拱、平整度、厚度強度分布均勻性和外觀質量。因此,必須嚴格控制,確保水泥穩定砂礫基層質量符合規範要求。

3.1首先要嚴格檢查底基層的縱向標高和橫斷面坡度,檢測指標和偏差必須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然後灑水濕潤底基層表面,但不能有自由積水。

3.2準確測量、堆放和懸掛攤鋪機行走鋼絲,根據設計松鋪厚度和松鋪系數調整鎖定攤鋪厚度。松鋪系數應以試驗路段確定的數據為基礎。施工中應有專人定期檢查松鋪厚度,確保壓實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3.3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中間不應中斷。因故中斷超過初凝時間時,應設置施工縫。攤鋪機行走速度應控制在1.0m-.5m/min,勻速行駛。攤鋪機螺旋送料均勻、飽滿。寬攤鋪時,混合料會在攤鋪機螺旋兩端20cm-40cm範圍內離析,應及時采用人工加油。

3.4因故超過終凝時間的混合料應廢棄或改作他用,不能在道路上使用。從攤鋪混合料中取樣制作試件,進行7天飽和抗壓強度試驗,驗證強度是否滿足標準要求。

4.碾壓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是壹種無塑性的半剛性結構。從加水拌和到碾壓,最好在水泥初凝時間內完成,但不晚於水泥終凝時間。

壓實是基層強度的形成階段,因此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應緊密組織、協調配合,確保壓實度符合規範要求。終凝時間後未能壓碎或成型的應為根部雕出的。

4.1碾壓必須遵循“先輕後重,由慢到快”的原則,輪跡重疊不得小於30cm。超高段由低到高碾壓,即內側與中心分離,外側由中心向側面分離。

4.2壓路機應直線行走,中途不得剎車、停車、起步和掉頭,慢速勻速倒車時不得剎車和再起步。

4.3目前壓實度檢測壹般采用灌砂法,挖壹個坑,稱重,測含水量需要壹到兩個小時。但擊實試驗結果必須在水泥初凝時間內提出,且不得遲於水泥終凝時間。因為水泥初凝時間後,由於壓力補償,壓實功過大,提高壓實度的效果不明顯;水泥終凝時間過後,不僅補壓無效,還會破壞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整體結構,不得不拆除重鋪。因此,在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檢測人員和檢測儀器,以保證檢測的順利進行。

4.4先進的攤鋪機械保證了路面的縱、橫坡度和平整度。但由於碾壓時輪跡的存在,驅動輪在倒車時會使混合料松散,碾壓過程必須輔以人工裝飾,並隨時用5m尺檢查。

4.5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中,橫向接縫不可避免,對接縫的處理規範有嚴格的要求。另外,根據實際操作的經驗,我們的處理方法是在橫縫處多填壹些混合料,然後橫向碾壓2-3遍,然後去掉明顯高出的部分,再橫向碾壓1-2遍,最後按順序縱向碾壓。壓路機的縱向行駛會超過橫向接縫,碾壓完後再人工移開L米,以便於下壹次接縫。

5、健康無機粘結劑

路面出現裂縫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公路行業公認的。裂縫的形成也有很多原因。如高填方路基沈降引起的縱向裂縫;粗細骨料離析,導致細骨料集中區域出現裂縫;因為厚度太小,抵抗不了荷載彎曲和拉應力引起的橫向裂縫;養護不當造成的收縮裂縫。加強養生可以有效防止各種裂縫的形成,增加強度。

5.1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碾壓成型後應及時灑水濕潤,防止水泥穩定砂礫基層幹燥或被沖走。48小時內保持表面濕潤不幹燥,然後連續噴水3天,以後4天噴水次數可適當減少,但表面壹定要濕潤。灑水養生至少7天,期間禁止壹切車輛通行,灑水車應緩慢移動,灑水均勻。

5.2流水施工時,水泥穩定砂礫基層可灑水養護4天,然後噴灑乳化瀝青養護。第五天,下面可以鋪瀝青了。這種操作對基層單位的質量沒有影響,還可以加快工程進度。

5.3水泥穩定砂礫基層除了灑水養生外,還有撒砂潤濕養生,即把洗好的砂按5-10cm的厚度撒在基層表面,灑水潤濕7天,在灑瀝青前應清理幹凈。還有壹種覆膜養護法,就是碾壓完成後,灑水,用薄膜覆蓋整個區域,直到養護結束。

充分澆水養生,可使基層表面濕潤,水化熱均勻,水泥硬化速度減慢。雖然有收縮裂縫,但裂縫又細又長。下層瀝青縫隙較大,可以充分吸收部分反射力,不會影響上層瀝青的整體性。

在幾條道路的施工中,我們堅持從以上四個環節嚴格控制水泥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竣工驗收被評為優良工程,缺陷責任期內路面未出現損壞。可見,如果能嚴格控制這四個環節,就能建成高質量的道路。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