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脾胃好不好就看這六個地方了!這兩個穴位可以經常按摩。

脾胃好不好就看這六個地方了!這兩個穴位可以經常按摩。

中醫有句話:脾胃內傷百病。這就是為什麽我感覺很多疾病都和脾胃密切相關!脾胃是身體的軸心!

脾胃不好的人可能有以下六種表現:

1,黑眼圈

胃經是充滿氣血的經絡,而眼袋是胃經的起點,容易沈澱渾濁的物質,所以熬夜的人經常會有黑眼圈,這是血氣渾濁的體現。

2、黃臉:暗沈的黃臉可能是脾虛。

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飯後腹脹,腹瀉或便溏癥狀,面頰發黃,消瘦萎頓。這是因為脾氣血津液不足,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

3、嘴唇無血色幹燥:如果壹個人脾氣健康,嘴唇紅潤有光澤,皮膚有彈性;另壹方面,脾氣虛使嘴唇蒼白無光澤,甚至發黃,經常脫皮。

4、睡覺時流口水:人如果脾氣夠大,唾液可以正常傳遞,幫助吞咽和消化,不會溢出來。壹旦脾氣弱了,“流涎”就會不老實,睡覺就會流口水。如果經常不自覺的流口水,可以從健脾開始調理。

5、經常便秘:胃熱的人,食物殘渣往下走得慢,水分容易流失,到了大腸,已經變得很幹,導致便秘。相比之下,大便往往不成形、稀薄,多是脾胃虛弱所致。

6、肌肉松弛:如果壹個人的肌肉松弛、無彈性,或者肌肉少脂肪多,多半是脾胃虛弱所致。

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既然脾胃有這麽重要的作用,那麽平時應該如何保護脾胃呢?

1,飲食要健康規律:不要吃太多或太餓,吃飯時細嚼慢咽,少吃辛辣生冷食物,避免對胃黏膜的刺激性損傷。

2.穴位按摩

(1)足三裏能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適,還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按6秒離開手壹次,重復10次。

②下脘穴,下脘穴的作用是利水化濕,可用於治療胃相關疾病及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癥狀,如腹痛、腹脹、嘔吐、打嗝、消化不良、腸鳴等。按摩方法:用拇指和手指向下壓,打圈按摩。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壓迫腹部內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