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是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來源。在國家“碳中和”的產業政策背景下,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寫下了壹份精彩的答卷:如何循環利用農業種植有機廢棄物和農家肥,如何用生態肥料替代或減少化肥的施用,如何從源頭減少農業碳排放:依托農業植物酶這壹高科技小分子,努力打造綠色低碳的現代農業產業鏈。
“不使用激素,不使用除草劑,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農業植物酶的高科技小分子參與農業種植和養殖的全過程,田間雜草、落葉等有機廢棄物和禽畜糞便的汙染物,就地把‘廢物’變成肥料,反哺農業。這就是農業植物酵素的魅力所在。”福山區發改局局長馬培文說。
近日,在福山區張格莊鎮東水夼村酵素櫻桃示範園,64歲的鐘純妍壹大早就來給櫻桃樹噴灑農業植物酵素。“在葉兒,用酶餵養的櫻桃樹又大又肥,閃閃發光,光合作用非常好。大櫻桃質量不好才怪呢!”鐘純妍說:“酶櫻桃質量好,個頭大,無農藥殘留。今年的酵素櫻桃只有壹顆豆子那麽大,已經被北京、上海、天津的客戶訂滿了!”
發現櫻花樹下的雜草有10 cm多高,為什麽不除草?
“以前我們每年都要鋤草拔草,然後扔掉。現在我們可以省事了。這些草是珍寶。等草長高了,用割草機割下來,會是制作酵素肥料的好材料。”鐘純妍說。
這時,鐘純妍向我們揮手說:“來!看這裏!”鐘純妍神秘地把我們帶到櫻桃園的東南角,原來是壹個占地20多立方米的水池。令人驚訝的是,池子裏全是堆肥,我們根本沒聞到什麽味道!“以前裏面的糞肥、稭稈、草、落葉都需要交錢才能運走。現在各種‘廢棄物’按比例加入農業植物酵素稀釋液,在池中發酵壹兩個月,再變成‘酵素肥’,就地還田,肥力比市面上兩三千元的有機肥好。”
“容易操作!壹個農民很容易上手。每年春天用酵素混合物噴灑幹樹枝,噴灑農藥時將農藥與酵素溶液按比例混合,不僅減少了30%的農藥使用量,而且我的大櫻桃送到第三方檢測時,還能斷定沒有檢測出農藥殘留。”鐘純妍笑著說:“最讓我開心的是櫻桃產量提高了三四成,每年能多收三五萬元。”。
煙臺福元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誌東表示:“我公司是壹家專業從事植物酶小分子技術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於北京中關村,煙臺是這裏的研發生產基地。我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煙臺大學、天津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以及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有著密切的合作。十年來,我們攻克了植物酵素的自然發酵技術、菌種培養技術、產品性能鑒定、小規模種植應用等技術難關。2018已完成中試和地方示範實踐階段,2019已進入國內外全面復制推廣階段。富源地農業植物酶是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活性微生物小分子菌株,由20多種高活性微生物菌群單排或多排組成。公司承擔的“現代農業種植中農業植物酶降本增效控制技術”、“農業植物酶降解農業殘留物精準控制技術”等科技成果通過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空白,並已進入國家科技成果數據庫。”
福山區張格莊鎮是煙臺大櫻桃的主產區。黨委書記張鵬舉表示,三年前,張格莊鎮通過政府出資購買富源置地的“運營模式、技術方案和酵素產品”,率先建立了“植物酵素大櫻桃種植示範基地”。農民通過使用“酵素菌肥”、“酵素飼料”和農業植物酵素科學噴灑相結合的模塊化技術,實現了種植成本降低30%以上,化肥農藥減少30%。
“煙臺福元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完成山東省‘集群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後,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循環農業標準化試點項目。”福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孫局長表示,“如果申請通過,我們將壹如既往地支持服務企業做好標準化試點工作,引領中國農民規範使用化肥農藥,循環利用農業有機廢棄物,自然修復改良土壤,減少化肥農藥殘留,打造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創新標準,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