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西王母的由來

西王母的由來

西王母,全名袁俊,白宇鬼臺九靈,也簡稱王太後,俗稱王太後,是道教著名神仙之壹。關於西王母的來歷,自古以來眾說紛紜。

《山海經》中描繪的西王母是壹個介於人與獸、人與神之間的圖騰形象。在《莊子》、《淮南子》、《藝林》等經典中,西王母被改造成了神仙,是掌握著長生不老藥的祥瑞之神。《穆傳》、《漢武帝傳》、《博物誌》等小說進壹步把西王母塑造成了壹個高貴美麗的女子。

善詩善歌的溫柔多情的皇後。

在道教的神仙譜系中,西王母被尊為道教神靈和神仙領袖。道教經典《玉城仙人記》記載“西王母身為臣服之源,極陰,與西配,母養壹群品,為天地,三界十方。登仙之女得道鹹。”

西王母的傳說不是憑空捏造的。據壹些專家學者調查,3000-500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昆侖和祁連山之間的廣大地區,曾經存在著壹個遊牧民族國家——西王母,其首都蘇匹就在今天的青海省天峻縣。

大量文獻證明,西方母國的許多部落都是以女性為首,其中部落(隋唐時期羌族部落的名稱)是最著名、最有影響的壹個,這個部落的女王也成為了崇拜的對象。久而久之,它就被傳說為壹個擁有無窮魔力和優雅氣質的女神。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西王母國與中原的黃帝、堯舜、商周等王朝保持著長期的友好關系,最終融合為統壹的多民族國家。根據黃帝的離軍戰術和玄女傳,西王母曾經派徒弟去玄女那裏九天,幫助黃帝打敗蚩尤。《賈誼新書》也記載帝堯“涉流沙,封土於獨山,見太後於西”。《聽舒陵懷》說:“舜收西王母獻益圖。”

《穆田字傳》描述了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會面。

朗誦詩歌,敘述抱負,展現出壹種優雅平和的女王風範。西王母和周穆王交換了禮物。在瑤池的宴席上不難看出,西部落的太後是最早與中原人民有密切交往的西部宗族之壹。西王母與黃帝、堯、舜、等中原帝王的相遇,是西域民族與中原民族和諧共處的寫照。在出土的西王母文物中,有戰國時期的龍飛虎鳳扣銅壺,親如兄弟姐妹。

甘肅涇川青銅壺,虎為壺身,龍為提梁,鳳為鈕,造型精美。是古代中原國家與荊川太後部落交往的歷史證據,也是太後遊牧部落虎與中原農耕民族龍的後裔融合的珍貴證據。西王母為中華民族多元壹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貢獻,是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敬仰和愛戴的和諧母親。

中華民族重視生命,尤其是道教,追求長生不老。西王母作為道之仙人,掌管“仙藥”的祥瑞之神,尤其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拜。這壹點在歷代小說中往往被誇大,對西王母的饋贈和引導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故事之壹。西晉張華《博物誌》有三雲:皇帝擅仙道,祭名山小澤,以求仙道。西王母乘白鹿原遣使至帝,漢武帝求仙,得“漢武待九華堂。”七月七日夜,王太後由紫雲到達。

在這個故事中,西王母闡述的養生之道意義深遠。在西王母看來,“恣意淫蕩,過度淫亂,非法殺戮,縱欲奢華”是對個體生命和民生的最大傷害。所以養生要“愛眾生”,這遠遠超出了對壹個人長生不老的追求,而是建立在關懷民生的前提下,對生命的真正和諧與安頓。

西王母的“神仙藥”和“仙桃”,後來被形容為誘人的蟠桃神仙。然而,王母娘娘並沒有獨享。

用了3000年才得到壹個成熟的仙桃。傳說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在瑤池舉行蟠桃節。明代朱由敦的雜劇《慶壽蟠桃會》說:“瑤池蟠桃旺盛,西王太後召東華、南極、八仙,以及香山九老、夏洛長者,來開蟠桃會。

小說《西遊記》第五回說:“請西天高僧、菩薩、聖僧、阿羅漢,南極觀音,東方聖賢,十洲三島神仙,北極玄靈,中部黃極黃角大仙。這是壹個五方五老。還有五星,八洞三皇四皇,太乙仙等很多,八洞九壘玉帝,海月仙。下八洞的鬼頭,關註人間的神仙。所有的宮廟都敬神,都壹起去蟠桃會。

看來這個蟠桃節是各界神仙、三界精英的聚會,也是神仙社會大同的美好象征。

當然,蟠桃仙果也會通過不同的渠道傳播到世界各地。東方朔曾多次盜之,李白《庭前花》雲:“我家種皇後桃,三千年開壹花。強則苦,必被人恥笑,久則被人請教。”這樣,天下人都會有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