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人物體驗,熊繼柏

人物體驗,熊繼柏

每周三、五、日上午,湖南長沙芙蓉路柳城橋下的藥號“百草堂”,總是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排著長隊,壹號難求。在患者心中,湖南中醫藥大學的傳奇教授、當代著名的湖湘中醫熊繼柏先生,三次在晚間接受湖南衛視《新聞話題》的采訪,就享有這樣的公信力。總結他的成名醫之路,可謂:讀經典、用經典、講經典、貫穿實踐。

熊,1942,湖南省石門縣人。小時候家境坎坷,生活艱難,但天資聰穎,學業不凡。13歲時,他遵照祖父熊玉田的指示,開始學醫。他開始讀雷公的《藥性賦》、《藥性歌四百味》、《王叔和脈法》、《湯頭歌法》,讀完就能背出來。

14歲加入鄉村聯合診所,師從常德地區著名老中醫胡先生。胡老先生從小學習文學,80歲了。他循序漸進地學習了《醫學三字經》、《方劑學妙用》和《方劑學附歌》,熟悉了《四診要》、《傷寒論要》、《婦科要》。

15歲時,他專註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所讀之書,他都能背誦。

16歲開始獨自行醫。那時候他年輕,沒有經驗,在診所的時候不知所措。20歲時,他回到老中醫陳文和先生手下當老師。陳石早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教學很有針對性。除講授《黃帝內經》外,還重點學習《傷寒論》、《溫經通衛》、《中醫內科學》、《中醫方劑學》。自此,臨床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

日本腦炎流行的時候,死了無數人。熊診治了壹個高熱昏迷的垂危病人,治愈起死回生,名聲大振,四個鄉的危重病人接踵而至。熊運用溫病學理論指導診治,鮮有無效者。這幾年,熊的醫療生意遍及石門周邊幾個縣,少年成名。

熊從1958到1979實習當醫生,在石門縣中醫診所工作21年。從1964到1979的十年間,每天的咨詢量往往達到100左右,就診的足跡遍布石門縣的每壹個村莊,積累了豐富的基層醫療實踐經驗。

1979調入湖南中醫學院後,繼續堅持行醫,長期單次門診人次保持在80 ~ 100。在過去的50年裏,這位醫生治療了近80萬名病人。在中醫臨床實踐中,熊始終堅持經典中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善於辨證論治,善理方藥。對內科雜病、兒科疾病、婦科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急性發熱和疑難病的診治有獨特的經驗。

由於熊熟讀中醫經典,悟性高,每次遇到疑難雜癥,總能運用經典理論指導診斷、辨證、開藥,達到辨證如惑絲,用藥如解結的目的。由於其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卓越的臨床療效,熊在省內外的醫學聲望不斷提高,醫名遠播。

1999被湖南省人事廳、衛生廳評為湖南省名老中醫。2006年,受某部委邀請,赴阿爾及利亞治療其總統,取得良好效果。他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在中國治療過外國元首的中醫。2008年被聘為第四批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