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保健酒行業市場容量約20億人民幣,總銷量約65438+萬噸。去年整體增速5%~10%。隨著眾多競爭品牌的加入和傳統飲酒健康觀念的改變,市場增長將進壹步擴大;
2.全國市場從事保健酒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約100家,比較分散。衛士健(國家認可)約300批次。但真正具備壹定資源優勢(主要是技術優勢、原材料優勢、人才優勢)的公司大概有20家左右。真正能形成競爭威脅的廠商不到5-7家。區域市場競爭激烈,但其競爭不是全國性的;
3.保健酒行業的競爭門檻主要來自於產品概念策略和營銷執行力。我們看到有很多好的產品卻沒有市場,比如廣東德清的首烏子、巴戟酒,四川的竹蓀酒,陜西的黑糯米酒,湖北的《本草綱目》中的方嘉酒等等。產品認可度很低,最後要麽被別人買走,要麽面臨破產和死亡。其次,酒類生產許可和保健食品申報難度大,耗時長。
4.保健酒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同行,而是來自白酒、葡果酒和保健相關行業。保健酒行業的增長很大壹部分來自於白酒等相關行業份額的下降。保健酒廠商之間的競爭主要在於產品定位和市場定位的競爭,但隨著眾多競爭者的參與,以及現有參與者產品結構的多元化發展,總體上會有質的飛躍;
5.較高的行業利潤水平和深厚的市場前景開始吸引眾多廠商參與。根據中國市場的特點,短時間內必然會出現大量的後續品牌,就像寧夏紅壹樣,後繼有人。如果有10以上有實力的企業聯手進入保健酒市場,保健酒的競爭格局很可能被打破,機會和風險都會大大增加。同時,保健酒產品也會走向成熟。
6.市場競爭營銷要合理調動人力資源,加強員工培訓,理順企業職能,加強與盟友的聯系,堅持提價傳遞價值,激活營銷刺激市場,借勢吸引眼球,做好全國市場商品的區域差異化營銷。做好以上幾點,在淡季營銷策略上會有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