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著名學者余先生進行了壹次文化之旅。參觀完都江堰後,他爬上青城山,在壹個道觀裏小睡片刻。他被道士認出來了。應他的要求,他寫了壹副對聯——“拜都江堰問青城山”。
對聯中的“拜水”和“提問”真是妙不可言。它們不僅準確地詮釋了兩個景區的特色,還將兩者聯系在壹起,相互呼應,相互印證,成為研究中國道家哲學最生動的課堂。如果只看壹個,是不能完全理解的。
這是壹個人的旅行,心裏充滿了期待,也有點害怕。很期待能夠進入道教聖地,提出問題,但第壹次獨自旅行,恐怕需要勇氣、經驗和智慧。
終於看到了向往的聖地,還挺激動的。
站在我眼前的是青城山的山門,掩映在蒼翠茂密的綠色中。大門采用道教典型的重檐結構,兩層屋檐,上面雕刻有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和昆蟲、鳥獸,三個鍍金的字“山城情”(從右向左讀)格外耀眼。大門兩側的對聯“集目前八百景,登上三十六峰”展現了青城山的特色,讓人有壹探究竟的緊迫感。整個大門的主色調為深褐色,顯得莊重而沈重,而屋檐上的雕刻物件色彩鮮艷,體現了先行者喜仙、崇尚自然的思想。
青城山門
坐在纜車裏,我看到了隱藏在群山中的壁畫。從上到下排列,最上面壹張圖是觀音,第二張圖和第三張圖我猜描繪的是神話故事,因為道教喜歡神仙。壁畫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極其珍貴的藝術品,但為什麽要“藏”在孤山中呢?因為“藏”,青城山更加幽靜。
樹林中的壁畫
索道不到1000米,幾分鐘到最後壹站。然後徒步登上青城山第壹高峰蕭勞峰。
我看到上清宮山門前有壹面大影壁。影壁正面寫著壹個大字“道”,背面寫著“大道無為”。道是什麽鬼?兩千多年前,老子看到周朝正在衰落,天下將要大亂,不得不生。當時有個海關官員叫殷,所以他問老子這個問題。老子寫了壹篇5000字的道德經來答他,然後帶著青牛西去函谷關,從此杳無音信。兩千多年來,人們壹直在研究“道”是什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在我看來,道是永恒的自然法則,無處不在,涉及方方面面。宇宙萬物只有遵循道,才能有序繁榮。如果違背了道,就會受到懲罰,自食其果。道體現在人身上就是德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良心,這是人成為人的基本要求。道只尋求自身。我們應該更多地關註自己內心的東西,而不是外界的東西。
“無為而道”是老子《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壹,也是道家對待社會和人生的態度和基本法則。宇宙萬物,包括我們的生命過程,都應該是自然的,符合自然規律的。所以要以自然之道為榜樣,不要輕舉妄動,因為別人會失敗。
沿著照壁旁的石階往上走幾百米就能到達上清宮。宮門是石券洞,上面有門樓,匾額上“上清宮”二字寫得工整。宮門兩側的對聯發人深省。按照這個詞的意思,青城山的植被現在已經被道家仙氣汙染了。自古以來,這座名山孕育了許多道德深厚的人。是的,在古代,很多道士或者文人墨客都選擇這裏修行或者隱居,成為開悟之人。傳說中的白蛇也在青城山修仙,成為濟世良醫。
宮門外還有壹副對聯,上面寫著:“尚德教妳無字不為,缺天理,得明理。”第壹部分出自《道德經》,“聖賢無為,而教無字”。第二部分的“大有成就乏善可陳”,和“大有匠心大有笨拙”壹樣,說明道家追求的是內在的積累而不是外在的浮華。“天清、地平、神靈、谷滿、萬物有靈、侯以為天下正”都在論述道教的偉大作用。沒有道教,任何東西都無法生存。這裏不愧為道教聖地,處處彰顯著先行者的思想和理念。
上清宮是青城山重要的寺廟之壹。始建於晉代,現存寺廟為清初重建。雖然富麗堂皇,但並不奢華,樸素自然。現存寺廟有道德經殿、三清殿、玉皇殿和武文殿。宮中有楠木刻板的《道德經》、《尹福經》和張大千題字。山門外西側有摩崖石刻“青城第壹峰”“天下第五名山”。據說在上清宮聖燈閣看聖燈是很奇妙的。每到雨後艷陽高照的夏季,夜幕降臨後,在聖光閣就能看到山中的亮點,令人迷惑。傳說,青城山的仙女在祝賀張天師時點燃了壹盞燈籠,所以它被稱為神燈。其實這是因為山裏的磷比較多,磷的燃點低,夏天氣溫高的時候容易自燃。很遺憾,這次旅行我沒有看到這個景色。
上清宮
老君閣離上清宮不遠,位於青城山第壹峰,又名蕭勞峰,海拔1.260米。爬到山頂,感覺世界很廣闊,好像離世界很遠。遠處群山如碧波,數百裏美景盡收眼底。
閣樓看起來像壹座塔,高33米,有九層,每層都有壹個八角形和壹個圓底,象征著壹個圓的地方。
進了閣樓,看到壹樓正殿供奉著壹尊老子的蓮花像,頓生敬意之感,立即畢恭畢敬地跪拜。我在老子雕像前沈默了很久。他安詳的舉止讓人感到更加親切。本來想送他壹根香燭,最便宜的也要60塊,太商業化了,羞辱了他老人家。我要默默的記在心裏,揣摩他的想法,這是對他最好的敬佩。
老君閣
從老君閣回到上清宮,走左手走道,去石天洞。?在路上,我遇到了壹個來自上海的年輕人。他身高1.8米左右,身材魁梧,壹身休閑裝,肩上扛著壹臺相機。壹看就知道是資深旅遊愛好者。他說自己是從四川綿陽來旅遊的,不想跟團坐索道下山,想徒步下山。我說現在正是我們壹起去的時候。他說他去過映秀,這裏曾經是512地震的震中,現在建得很漂亮。他說他去過色達,那裏的天很藍,紅房子很漂亮,還有奇怪的天葬習俗。他還給我看了他手機裏的照片。
這條路的石階又陡又窄,尤其是上海男孩的大腳,在這樣的山路上行走非常困難。每當我看到他三分之二的腳都掛在石階上,我就替他擔心,提醒他不要側身,這樣也可以減緩對膝關節的沖擊。他還不忘善意提醒我註意安全。雖然是陌生人,但在同樣的情況下自然會互相傳遞善意,這是人之常情所致。
森林中的小徑
我們來到朝陽洞。寺廟位於蕭勞峰的巖壁下,由巖石和洞穴組成,大門朝東,入口站建築是壹座古老的懸空建築。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曾為此洞題寫對聯:古洞迎光照耀,崖蒼有鳳儀。
朝陽山
參觀完寧橋後,我們去了祠堂。該寺位於青城山天藏峰,背靠軒轅峰,面向白雲溪。寺廟掩映在松柏之間,建築風格與其他寺廟相似,但更讓人感到神秘和靜謐,是修道的好去處。據記載,唐代薛昌、晚唐五代杜光庭、宋代張裕、費元貴等道士都曾隱居於此。?
祖師殿
從祠堂參觀完寧橋回來,我們接著去了石天洞。
壹路上,青石板山路蜿蜒曲折。兩邊的杉木、楠木、柏樹枝繁葉茂,枝頭的鳥兒在歌唱。太陽公公溫暖地從林中灑下幾縷陽光,剛冒出的汗水突然被林中吹來的涼風帶走。用樹枝、藤蔓、樹皮搭建的亭子隨處可見,材料天然,沒有任何人工雕琢,與周圍環境融為壹體。古語有雲,“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在享受恩澤的同時,更應該心存感激。?
古色古香的亭子
下山的目的是看石天洞,這裏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講經的地方,也是青城山的主要道教景觀。上海佬要趕在預定的時間趕到山下迎接旅行團,我們就趕了,以為錯過了石天洞,其實就是我們看到的古道觀所在地,因為沒時間仔細看。
古代道觀
壹路上,以“三”命名的寺廟還真不少,比如“三凈”、“三素”、“三黃”。道教為什麽那麽重視“三”這個數字?其實這和老子“道生壹,命生二,命生三,命生萬物”的宇宙觀有著密切的聯系。道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是“壹”,包括“陰陽”,所以是“二”,陰陽相合,生成萬物,所以是“三”。這就是“萬物負而抱陽,沖而以為和”的道理。
而那個上海佬終於在預定的時間到達了山腳下,我們道別了。
回想起上山下山的所見所聞,我想到壹個問題:余先生題詞“問青城山”是什麽意思?
青城山是活的道教博物館,是歷史最悠久、道教發展最完整的名山。悠久的道教歷史造就了青城山燦爛的道教文化。要問就去青城山。在這裏,老子的道德經思想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人類順應自然之道,與自然和諧相處,* * *成長。在附近的都江堰,水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因為它符合水之道。兩者應相互印證,完美體現道的功能。
今天,道家養生、崇尚自然的思想和理念受到生活節奏緊張的現代都市人、向往自由、回歸自然的人們的推崇。越來越多的人去青城山探古,探尋道家思想的精髓,我也是其中之壹。
青城山壹次看不夠,看不透。讓我們下次預約。我相信這不是我的第壹次訪問,但我也相信這不會是最好的壹次。人要有壹顆感恩的心,所以我決定對這次旅行做壹個小總結,希望能給妳帶來壹些幫助。
景點旅遊指南
1.青城山景區的主要植被類型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暖性針葉林,所以山上的動植物相當豐富,攀登的路上也會有不壹樣的樂趣。
2.青城山是全真道教的聖地,是世界主流道教派別,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3.這裏的道觀自然是壹大特色。因為這裏環境幽靜,所以在很多道觀裏也能看到很多古代文人的題字。
關於門票
1,千山門票:90元千山索道(單程):35元千山索道(往返):60元千山月城湖門票:5元。
2.後山門票:20元後山金橋索道(單程):30元後山金橋索道(往返):55元。
關於食物
這裏自然資源豐富,當地居民大多自給自足。建議可以去農家樂吃吃,嘗嘗外面吃不到的野味。
關於行程
都江堰景區-南橋-裏堆公園-都江堰水利工程-安瀾鎖橋-5.12震區-青城山-2小時自然爬圖,2小時索道,時間不算太長。
不能錯過的小景點
1.走步雲廊看閩江,看古堰,看街巷。
2.登玉雷閣俯瞰都江堰的秀美山川。
3.去南橋夜啤廊吃夜宵,體驗成都夜生活的魅力。
4.晚上遊覽都江堰,欣賞迷人的夜景。
技巧
2008年5月1和12的壹場大地震,撕碎了大部分都江堰人引以為豪的美景。都江堰市區和景點的壹些建築物上張貼著“危險”或“可用”的標誌。請遠離不安全的地方,在安全的地方吃飯休息。
2.都江堰旅遊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七八月。在四川盆地大部分地方酷熱難耐的時候,都江堰和附近的青城山是成都周邊絕佳的避暑勝地,氣候宜人,涼風習習。
3.4月5日清明節,都江堰將舉行盛大的放水節。這時,妳可以感受到節日的氣氛。
4.夏天去的時候,壹定要記得帶上驅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