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舉得子
拿破侖長期征戰四方,卻苦於沒有繼承人繼承霸權。但是吃了松露煮了雞之後,他壹舉得了壹個兒子,這也證明了松露可以增強榮耀的千年傳聞。松露的神奇科學或許無從考證,但流傳千年的燦爛光環早已將味道升華,成為身份尊貴的象征。
沒有比松露更傳奇的配料了。這種塵封已久的野生菌自然濃郁芬芳,任何壹家餐廳願意引進,就相當於亮了招牌,所以松露也被稱為“餐桌上的黑鉆石”。此時,松露不僅是壹股綿長的香味,更讓食客沈浸在如膠似漆的迷戀中,難以自拔。
世界三大美食
人們吃松露已經有3000年了,但直到17世紀,它才真正成為調味聖物。在松露流行之前,歐洲是壹個金黃濃郁的東方香料世界,胡椒和丁香互為主宰。因此,在法國人的帶領下,歐洲人越來越渴望自然的香味,松露超凡脫俗,香味濃郁,終於得到了關註。
20世紀後,意大利松露出現,松露產量稀少,運輸困難。松露身價上漲,美味神話攀上巔峰。
19世紀是黑松露的全盛時期,幾乎所有正式的餐桌上都至少有壹道菜以黑松露為主。歐洲人將松露、魚子醬和鵝肝列為“世界三大美味”。
為什麽松露如此珍貴?
迄今為止,大多數野生真菌頑固地拒絕人類馴化。他們與這個轉基因的時代格格不入。它們生長在40 cm至1 m的土壤下,所以香氣更為保留,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更為復雜,導致氣味千變萬化。
塊菌不能種。它無法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生長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只能通過樹種的根系獲取養分,而這些樹木也可以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塊菌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所以,壹個農民只能種植感染了松露孢子的橡樹、松樹或橡樹,然後耐心等待,5年到10年不等,才能有所收獲。當然,也有可能壹無所獲。松露的生長過程中有太多不可預知的因素。雨水,土壤,礦物質,樹種,土壤酸堿度,壹點變化都長不起來。
中國松露
在中國,松露只能在雲南、涼山等少數地方生長,其珍貴價值不輸於蟲草。新鮮松露的季節很短,壹年只有三個月左右。
雲南有專門的松露獵場和松露獵人,當然少不了松露狗。塊菌生長地附近的土壤會有塊菌的味道,塊菌獵犬就是靠土壤的味道找到塊菌的。
中國塊菌和西方塊菌的區別
根據生物學的分類,塊菌又稱塊菌,屬於真菌、子囊菌門、枝孢菌屬、枝孢菌屬、塊菌屬、塊菌屬。血緣關系最接近羊肚菌。截至目前,我國已報道塊菌16種,雲南分布有12種,其中以“印度塊菌”最多。遺傳圖譜分析表明,“印度塊菌”與法國黑孢子塊菌的相似性在96%以上,屬於姐妹關系。
96%的相似度是什麽意思?
從外觀上來說,兩者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區分。在香味和營養價值上,兩者幾乎沒有區別。
有人說雲南松露不如法國松露。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學家劉培貴教授講過壹個故事:有壹次壹個法國朋友帶了幾塊黑孢子松露,劉培貴把它們和雲南松露混在壹起,用同樣的方法烹飪。然而,這位法國朋友看不出區別。
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了這壹點,於是根據松露的自然生長,做了壹個元素周期表。
塊菌元素周期表
真菌自古以來就有其致幻作用,從它們被挖掘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來。這種香味本來就是麝香,吃松露壹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們自身的激素分泌,讓妳著迷,上癮。
林語堂說:
“出於愛,我們吃螃蟹;
因為需要,我們經常吃草根。"
中國人不知道如何健康飲食。二元飲食結構(植物和動物)導致了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血糖。現在是快餐時代,大家都在吃激素和化肥,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是時候考慮健康的飲食習慣了。
菌類兼有肉類和蔬菜的優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大大超過普通蔬菜,同時避免了動物性食物中高脂肪、高膽固醇的危害。世界糧農組織(FAO)提倡葷菜、蘑菇菜、素菜的合理搭配是最好的膳食結構。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松露是所有野生真菌之首。營養價值最高、最全面,含有18種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鞘脂、梓醇、微量元素等50多種生理活性成分。其中,鞘脂近年來引起了廣泛關註。它們可以修復受損的神經元,治療糖尿病,防治老年癡呆癥,防治中老年人心血管硬化,對癌細胞也有壹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