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蚯蚓夏天怎麽降溫?

蚯蚓夏天怎麽降溫?

夏季養殖蚯蚓有很多註意事項。具體有哪些註意事項?下面就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夏季養殖蚯蚓的註意事項,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夏季如何飼養蚯蚓蚯蚓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蚯蚓對環境的依賴性壹般比溫血動物更顯著。環境溫度不僅影響蚯蚓的體溫和活動,還影響蚯蚓的代謝、生長、發育和繁殖,溫度對其他生活條件也有較大影響,從而間接影響蚯蚓。因此,溫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存條件之壹。

壹般來說,蚯蚓的活動溫度是5?30℃以內,0?5℃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死亡。最適溫度為20?27℃左右,此時可以很好的生長發育和繁殖。28 ?在30℃時,能保持壹定的生長;32℃以上生長停止;10℃以下活動緩慢;40℃以上死亡時,蚯蚓繭的最適孵化時間為18?可見蚯蚓的最高致死溫度低於其他無脊椎動物。農場最好在室內。南方地區,夏季通風保濕,冬季只要關窗保暖,壹年四季都可以正常生產(這裏的溫度指的是基材的溫度,因為氣溫和基材的溫度不同,比如氣溫為0℃時,基材溫度約為12℃;氣溫38℃時,基料溫度只有28℃左右,這是因為糞肥含有極高的水分。

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它們不吃玻璃、塑料、金屬和橡膠,剩下的是腐殖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及其分解產物。蚯蚓味覺敏銳,喜歡甜食和酸味。討厭苦澀。我喜歡又熱又軟的飼料,特別貪吃動物性食物。我每個月吃和我體重壹樣多的東西。

如何收藏

蚯蚓生活在潮濕、疏松和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白天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晚上爬出地面以地上的落葉為食。春末夏初是采集蚯蚓的最佳時間,此時蚯蚓較多,活動旺盛。壹天中,早晨最好,此時氣溫適中,光線較弱,近地面氣溫較高,蚯蚓多集中在上層土壤中。

蚯蚓的采集方式有很多種,以下幾種是常用的。

挖掘法中,選擇富含腐殖質、土壤肥沃、濕潤疏松的地方,如菜園,用鏟子翻土收集。

灌溉方法蚯蚓有怕水的習性。當對有大量蚯蚓的田地進行灌溉時,蚯蚓會很快從土壤中鉆出。

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春末的時候,只要晚上下雨,他們就可以在淩晨3-4點的時候拿著手電筒在田邊撿。

蚯蚓喜歡用誘捕法吃新鮮飼料。我們把發酵好的飼料堆在蚯蚓多的田邊上,3-5天後,就可以用鏟子打開,收集起來。

如何餵養

取壹個大容器,放在3/4的肥土裏,灑水濕潤土壤,放壹些菜葉,再放壹些蚯蚓進去,蓋上濕布,保持土壤濕潤。所以可以養蚯蚓。

如果要大規模飼養蚯蚓,最好采用室外飼養方式,設備簡單,管理方便,成本低。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各種家禽糞便、牲畜糞便、瓜果皮、菜葉、樹葉、無毒的生活垃圾都可以作為蚯蚓飼料。這些飼料最好提前發酵,做到無異味、無酸味、分解徹底、外觀呈褐色。室外養殖的具體方法:選擇高爽地形,排水良好,通風溫暖,無汙染無幹擾的地方,用鏟子挖壹個淺坑,寬約1 m,深約25 cm,長短適宜,坑底平整。挖好後,在坑底和坑壁上砌磚,防止蚯蚓逃跑。然後把飼料鋪5厘米左右,再把蚯蚓放進去。蚯蚓不耐高溫(35℃以上),也不耐低溫(0℃以下),所以夏天要在養殖坑上方搭棚遮陽。冬季要在養殖坑上方搭建簡易塑料棚,提高坑溫,保護蚯蚓安全越冬。此外,還要做好防護,防止老鼠、青蛙、蛇等。

仔細觀察

打開室內飼養容器上的濕布,妳會發現蚯蚓正在往土裏鉆。蚯蚓喜歡生活在肥沃的土壤裏,它們不能吃任何谷物。吸收養分後,它們在尾端從肛門排出剩余的土粒。這種土壤顆粒被稱為蚯蚓糞。

把蚯蚓放在手掌裏,妳會感覺到它的體表有滑滑的粘液。

在壹個大盤子裏,分區域放幹土、幹沙、濕土、濕沙,再放幾條蚯蚓。妳很快就會看到,所有的蚯蚓都爬進了濕土區,鉆到了濕土裏。

取壹個大玻璃管,管底放黑土,第二層放沙子,上面放黑土。然後,放幾條蚯蚓,放幾片菜葉做蚯蚓飼料,灑水保持土壤濕潤。5-6天後,土壤被擾動,三層界限慢慢消失,土壤比以前疏松很多。這說明蚯蚓在土裏上下翻動,疏松了土壤。難怪農民叫蚯蚓?直播犁耙?。

小實驗

用拍紙簿做個45?在斜坡中間放壹條蚯蚓,看它會往哪個方向爬。圖中蚯蚓的前端是向上的,所以會往上爬。正常情況下,蚯蚓總是靠身體肌肉的收縮和體表剛毛的配合前進。

將五種不同的液體(酒精、醋、肥皂水、鹽水、糖水)分別滴在蚯蚓身上。因為前四種溶液對蚯蚓的刺激很大,會疼的跳來跳去,只有滴著糖水的蚯蚓沒有反應。但是,並不是蚯蚓像孩子壹樣喜歡糖水,而是糖水刺激性小。

蚯蚓被稱為環節動物,因為它們的身體由許多環狀節組成。尖的壹端是前端,粗的壹端是後端。用刀將蚯蚓的最後五個環節切斷,切斷部分不得超過總長度的1/10。然後放在2-3張濕衛生紙上,扣上玻璃,每隔幾天灑水,扔進樹葉。壹個月後,蚯蚓又長回了失去的後端,說明蚯蚓有很強的再生能力。

夏季養殖蚯蚓,壹定要記得降溫,搭棚遮陽:通過實踐對比,麥稭、稻稭做成的窗簾在棚上的遮陽效果要優於其他方法(如種植攀緣植物、擺放油菜簸箕等。).棚子建在南邊,北邊高。草簾先從棚頂中央吊起,在蟲床上鋪上草簾,最好是水葫蘆、花生、草。據測試,當氣溫為34℃時,覆蓋草簾的蚯蚓床表面以下6 cm處的溫度為30℃;28℃覆蓋40 cm ~ 50 cm厚水花生;無棚舊涼席溫度35℃。所以在建棚後,蚯蚓床上蓋壹層草簾,特別是用水葫蘆和水花生降溫,不僅使蚯蚓生長快,而且產卵量也大大增加。

用草覆蓋蟲床:當溫度變高時,必須在陰涼的蟲床上覆蓋壹層草簾,最好是水葫蘆、花生和草。

澆水降溫:高溫期間必須每天下午澆水壹次,以便蚯蚓夜間爬到蚯蚓床表面覓食,有條件的話早晚各澆兩次為好。千萬不要用很燙的稻田水或者汙染嚴重的工業廢水。在高溫期采用上述綜合降溫措施,結合周年綠化,可將蚯蚓床溫降至30℃以下,避免蚯蚓因高溫休眠而影響產量。

總之,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采取適當的措施提高或降低蚯蚓床的溫度,使蚯蚓床的全年溫度控制在最適合蚯蚓生長繁殖的範圍內。

養殖蚯蚓的收獲方法

蚯蚓養到壹定程度,除了壹部分用於繼續繁殖外,其余都被收割用來餵養蜈蚣。不同的收割方法也不同,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燈光驅動方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收獲室內飼養床、飼養箱和飼養池。飼養床蚯蚓大多達到400 ~ 600 mg,每平方米密度達到1.5 ~ 20000,不影響增殖。這種收割方法可以利用蚯蚓的避光特性,在光照下用刮糞器壹層壹層地刮料,驅使蚯蚓鉆到飼餵床的下層聚集成團。然後將蚯蚓放在壹個孔徑為5毫米的大筐上,將收集容器放在筐下,在燈光下,蚯蚓自動鉆入篩子下的容器中。附著在蚯蚓表面的糞便顆粒和有機物殘留在篩子上。

2)紅燈夜捕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收獲田間飼養的蚯蚓。利用蚯蚓夜間爬到地表覓食和活動的習性,在淩晨3 ~ 4點用紅色或微弱的手電筒在田間采集蚯蚓。

3)誘捕法

該方法可用於室內飼養床,也可用於收獲野外飼養的蚯蚓。收割前,在老飼料表面鋪上壹層蚯蚓最喜歡的食物,比如腐爛的水果。2 ~ 3天後,蚯蚓聚集在大量腐爛的果實中。這時候趕緊把成群的蚯蚓拿出來,用篩子把雜質清理幹凈。

在田間,可以選擇蚯蚓喜歡吃的飼料,堆在食槽附近,第二天早上在飼料堆裏收蚯蚓。也可以沿著投餌池或投餌池邊緣挖1深度小於10 cm的小溝渠。在溝兩端埋兩個深約30厘米的陶瓷罐,或挖兩個土坑。有的蚯蚓晚上沿著溝渠爬行,進入陶瓷缸或土坑,天亮前就可以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