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間,鎖、在《延年九法》壹書中詳細介紹了揉腹法。常見的搓腹方法是右手順時針搓大魚際約120次,然後下移至肚臍,順時針搓約120次,再用右手全掌順時針搓全腹約120次,再逆時針搓120次。揉腹部的時候,也可以將左手重疊在右手背上,雙手壹起移動,加強按摩揉搓的力量。《傷寒論》中說“兩手搓熱,再搓腹,使氣降”,“上下搓臍,呼吸大海,不限次數,多多益善”。《千金要方》中說:“飯後散步,來回數裏。揉腹數百次,可免百病。”
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以增強胃腸道和腹部的肌肉,促進血液和淋巴的循環,加強胃腸道的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這樣食物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人體才能強壯、健康、長壽。臨床實踐證明,搓腹對肺心病、肺氣腫、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炎、便秘等多種慢性病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因為揉腹部可以刺激末梢神經,使毛細血管打開,皮膚組織間隙中的廢物被排除,從而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起到消脂、減肥、健美的作用。
壹定要註意,揉腹部時,手法要自然、直、輕柔,次數和時間不必太死板,可憑自我感覺決定。揉腹不宜在餓或飽時進行,應排空大小便。內臟脫垂要輕壓,肝硬化患者不要揉腹部。當妳有惡性腫瘤或胃腸功能紊亂、內臟出血、闌尾炎、腹膜炎時,絕對禁止搓腹。由於男女腹部生理解剖略有不同,女性腹部柔軟,脂肪層厚,肌肉層弱,盆腔內有女性生殖器官,按摩時用力要輕。孕婦不要揉肚子,以免流產。揉腹手術後可能會有壹些反應,如腹部有雜音(腸鳴音亢進)、呼吸溫熱、放屁、排便或排尿、腹腔有溫熱感、易饑餓等。,這些都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