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年(壹般65歲)開始,人體肌肉組織趨於萎縮,基礎代謝下降。所以對能量的需求相對減少,但對大部分營養素的需求並沒有減少。
所以,在生活中,老年人要記得不要因為年紀大了,新陳代謝降低,而忽略了飲食營養問題。
老年人的身體抵抗力和消化能力壹旦下降,就會加速衰老進程。在日常飲食中,老年人應註重以下營養素:
(1)蛋白質:蛋白質是老年人非常重要的營養素,但“量”不宜太多,因為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和腎功能都減弱了,所以要註意蛋白質的“質”,主要靠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肉、蛋、奶、豆制品等,有利於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老年人每天可以喝250克牛奶,經常吃豆腐、豆漿、雞蛋、瘦肉等食物,保證壹定量的優質蛋白質攝入。
(2)脂肪:我們吃兩種脂肪,壹種是動物脂肪,如豬、牛、羊油(含飽和脂肪酸較多);另壹類是植物脂肪,如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實驗表明,前者可增加血清膽固醇含量,後者在熱量不變的前提下,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應少吃動物脂肪,多吃植物油。
(3)碳水化合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糖代謝的耐受力降低。因此,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應以谷類為主,盡量減少甜食、食物和飲料的攝入。壹般來說,老年人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占總熱量的50%-55%,最多不超過60%。
(4)維生素:老年人非常需要維生素,因為許多維生素以輔酶的形式參與代謝過程的催化反應。老年人的代謝能力在下降,衰老的各種表現與維生素缺乏密切相關。其實老年人的維生素飽和度也很差。所以老年人要註意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a對維持上皮組織結構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維生素e可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作用,降低血漿膽固醇,改善皮膚彈性,延緩性腺萎縮;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增強抵抗力。
(5)無機鹽:最容易缺乏的無機鹽是鈣。老年人由於鈣吸收率低,鈣的利用和儲存能力差,容易出現鈣代謝負平衡。骨質疏松癥是飲食中鈣供應不足和缺乏運動的結果。
因此,應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註意選用含鈣高、易吸收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綠葉蔬菜、蝦等。,同時曬曬太陽,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此外,老年人經常因鐵攝入不足而貧血。同時,老年人應保持清淡飲食。他們應該限制鹽的攝入量。最好保持每天5~6克的攝入量,否則會造成體內水鈉瀦留,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6)纖維素:膳食纖維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如麩皮,主要由纖維組成。膳食纖維不是人類必需的營養素,但有些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與飲食中長期缺乏纖維有關。如冠心病、糖尿病、結腸癌、直腸癌、痔瘡和便秘。
由於咀嚼和消化功能下降,老年人飲食精細,膳食纖維含量低。因此,老年人應多吃纖維性食物。食物中的纖維可以減少熱能的攝入,減少腸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纖維中的果膠能結合膽固醇,木質素能結合膽酸,從而降低膽汁酸,預防冠心病;纖維中的果膠還能延長食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降低葡萄糖和纖維素的吸收率,促進胃腸蠕動,從而預防便秘、痔瘡,減少致癌物質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當然,多吃纖維食物也不好。過多的食物會引起脹氣、腹瀉和壹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減少。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滿足以上六種營養。但老年人也要註意四種對健康危害很大,應該避免的食物:
(1)紅肉及其制品,包括漢堡、芝士漢堡、肉餅。
(2)加工肉類,如熱狗、火腿、午餐肉等。
(3)全脂牛奶和奶酪(低脂奶酪和酸奶除外)。
(4)烘焙食品,如餅幹、蛋糕、甜甜圈等。
這些食物是脂肪的主要來源。過多的體脂會導致癌癥、糖尿病、高血壓、消化系統疾病、關節炎並發癥,更不用說心臟病和高膽固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