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閹割的狗相對聰明,半途閹割的狗比較乖張。從動物的角度來說,閹割會傷害動物的自尊心。
太監也是。
沒有壹個太監生來就有長大後當大太監的理想。他們大多數是被家庭環境所迫。長大後被迫閹割,求壹碗飯。
太監們,壹個個白眉高目,飛檐走壁。他們壹開口就娘娘腔。這裏說的是壹種特殊的太監,也就是“電影裏的太監。”
真正的太監是什麽樣的?我有壹組清朝中後期太監的實拍照片。
據說把太監引入武打片的第壹人是香港邵氏公司的導演胡金銓。上世紀60年代,武功高強的太監首次出現在他的作品《龍門客棧》中,反響不錯。後來宦官層出不窮。電影《新龍門客棧》中的曹少欽,影視《鹿山公爵》中的海大夫,《笑傲江湖》中的東方不敗,都是武功很高的太監(太監),而這些影視太監都是武功高手,基本屬於反派。為什麽他們能武功高強?妳從哪裏學來的?
首先,宦官天生武功高,這是文藝表現形式之壹。隨著新武俠小說的盛行,宦官形象在前作的基礎上變得更加豐滿。這個特殊的群體引起了包括作者在內的人們的極大好奇,所以被詳細挖掘出來。宦官作為中國特有的宮廷文化,在歷史上名聲不佳。早在東漢就有黨同伐異、十常之亂的災難,而在明代,東廠、西廠還有劉瑾、魏忠賢,他們是史書上的災難人物。但這些人身體殘疾,意誌堅定,發展成了有實力的人物。朝野人士恨人卻無可奈何。在武俠電影中,用武俠來替代權力,必然是武俠。(今日頭條南彭首發)
第二,源於傳統文化觀念。幹蔔如是說:天道健康,君子自強不息;為天工作,為陽工作,為男人工作。坤卦相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是地,柔是女。太監,又名雌雄同體,原本是男性,閹割後向女隊靠攏。剛不能久,柔不能守,宦官有陽剛之體,後有陰柔之性,與水火調和陰陽的形象不謀而合。所以《葵花寶典》開篇就說“欲行神功,必先入宮”。太監有後天的優勢,武功高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太監普遍身體不好,不會練武。太監屬於被閹割的人,應該歸於殘疾人。據記載,宦官比普通人衰老得更快。40歲的太監和普通人壹樣60歲了,連走路都是小碎步的習慣。真刀真槍的話,太監很容易被打死。東漢末年和唐朝末年的宦官很容易被消滅。我沒見過幾千個太監有壹個飛檐走壁逃出來的。明朝幾萬太監,沒見有壹個能幫崇禎皇帝擊退強敵的,卻幫李自成開了城門。再說了,都說要褲襠的董海川武功很高,但江湖上恐怕難免浮誇,更何況是閹割之前練過的。至於有沒有閹割也是有爭議的。
其次,宦官整體社會地位低下。雖然秦末、東漢末、中晚唐、明朝中後期都有宦官從政的史實,但只有少數宦官陷入困境,大多數宦官都是夾著尾巴做人,屬於被壓迫者。比如慈禧強迫身邊的老太監吃自己的屎。住在宮裏,天天牛馬不如,瑟瑟發抖,哪有時間練武?
最後,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惡人,有很多仁人誌士,比如司馬遷,他自己寫的史記。也有蔡倫、鄭和這樣的人才。在古代,戰馬壹般會被閹割,閹割後性情變得更加溫和,更容易控制。同理,太監的氣質其實整體上是溫柔的,年紀大的太監就像個老太婆。魏忠賢雖然被罵了無數次,但他其實比壹些充滿仁義禮智信的偽派更高尚,他主持的稅收工作至少比林東黨員更有利於普通農民。肉體閹割不是最大的恥辱,精神閹割才是最悲慘的。
再比如明朝宦官永利,極力勸誡明憲宗不要亂殺官員。清朝宦官寇連才,對慈禧的驕奢淫逸提出抗議,卻被處死。
在封建專制社會,雖然有惡宦官,但更多的是惡官僚、惡皇帝。民國時代,宦官作為壹種職業已經不復存在,但他們並不等同於戰爭,生活如糞土。所以關鍵是社會制度要遏制人性中的惡,讓普通人過上好日子。
第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太監的職位在皇宮大內,這是世界上最高的住所。皇帝擁有四海,子孫想要什麽就能得到什麽,何樂而不為?就算有壹些天賦不高的宦官獲得了優勢,只要從宮裏拿壹本古書,稍微去揣摩壹下,武功成就也是指日可待的。(今日頭條南彭首發)
近年來,宦官的影視形象從武林高手正邪之爭的重要人物,變成了壹部喜劇,這也代表了文化界和電影界對這類人看法的轉變。他們正在從舞臺上的白臉漢奸變成有血有肉的人。
大概讓很多人失望了,不像普通人那麽無聊,但這就是太監群體的真實面目。其實很好理解。妳能想象壹個賤人帶領兩三萬人,兩百多艘大船,完成下西洋的壯舉嗎?
2002年6月,前英國皇家海軍軍官、英國人加文·孟席斯出版了《1421:中國發現世界》和《1421:中國發現世界的那壹年》兩本書。鑒於這家夥和金庸有些交情,他的話很難讓人相信。
中國古代宦官是有真實記載的,但是有武功高手。他叫董海川(1797-1882),是八卦掌拳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據其後人分析,八卦掌的基本步法叫泥步。練這個步法的時候,腿和下半身摩擦的很緊,真的是受不了。因此.......
這個不靠譜的傳人的說法沒有經過考證,但是有壹點可以肯定,他的步法從來沒有練過。
畢竟每個太監的武力值都不壹樣。就宦官的職能而言,他必須具備壹定的保護皇帝和宮內外職責的技能。其次,宦官失去了身體的重要器官,正所謂剛而無欲,所以宦官認真習武是必然之路。最後,在武學特性上,宦官具有剛柔並濟、陰陽共存的特殊體質,使得宦官在武學修養上剛柔並濟,這也是宦官能夠成為武學大師的重要客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