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秋分養生湯的做法

秋分養生湯的做法

秋分養生湯完整做法

春分和秋分晝夜平分,秋分才真正進入秋天。從秋天到冬天的過渡非常短暫。所以在秋分節氣開始的時候要註意食補。秋分節氣做湯是個不錯的選擇。來看看我整理的秋分養生湯的做法吧。

1.綠蘿陳皮鴨湯

材料:綠蘿600克,幹橘子1/4個,老鴨1只(約600克),姜2~3片。

烹飪:青蘿蔔去皮,洗凈,切片;將陳皮浸泡,去瓤;把老鴨的尾巴,腳,內臟都切掉。然後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3000毫升清水(約12碗水),先

大火燒開後,小火燉兩個半小時左右,加入適量的鹽和油。這個量可以供3~4人食用,綠蘿、鴨肉可以挑起來拌醬油上桌食用。

推薦理由:綠蘿陳皮鴨湯有清肺潤喉的功效。綠蘿是蘿蔔的壹種,性微涼,味甘辛,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利濕清熱、解毒的作用;陳皮性平,味酸甜,有調中散結、化痰通五臟的功效。老鴨性平,微寒涼,味甘鹹,有壯陽補虛、利尿消腫的作用。

2.玉竹百合瘦肉湯

材料:玉竹、百合(中藥店均有售)各30克,瘦豬肉300克,生姜2~3片。

烹飪:玉竹、百合用清水洗凈,略泡;瘦豬肉也用清水洗凈,整塊不用刀切;然後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2000~2500毫升清水(約8~10碗水),用武火煮約2~3小時,加入適量鹽和少許毛油。

推薦理由:玉竹性平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擅長治療肺胃陰虛、燥熱;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入肺、心經,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豬瘦肉性平,味甘鹹,有填精養五臟的功效。萬物結合,有養陰潤燥,調和五臟之功。

3.鈣骨頭湯

豬骨火鍋大家都不陌生。雖然不是廣東獨創的吃法,但自從幾年前在廣州餐飲界出現並占據壹席之地後,就開始流行。

新鮮的豬腿骨,加上數十種珍貴的滋補中草藥,以秘方熬制5-6小時,將富含鈣質的骨髓直接融於湯中,使湯汁呈乳白色豆漿狀,清而不淡,油而不膩,味濃而香,壹品、二品、三品。

海馬不是馬,而是屬於海龍科的壹種魚。只是這條魚看起來有點怪。它的頭像馬,身體像蝦,身材還是兩三寸大。更神奇的是,生下小海馬的是壹只雄性海馬。

海馬入藥已有1000多年,有“北有人參,南有海馬”之說。

鮑魚不是魚,而是與田螺有親緣關系的螺類,居海參、魚翅、魚肚之首,被譽為“海鮮之冠”。古書中又叫千裏光,有明目養而不燥的功效。

此湯鮮而不膩,清亮濃郁,特別鮮甜,具有滋陰補腎、養胃生津的作用。

4.蓮子百合燉肉

材料:瘦豬肉片200g,蓮子肉15g,百合15g,香油少許,精鹽,味精。

烹飪:蓮子、百合、瘦肉分別洗凈。然後把砂鍋放在火上,放入蓮子、百合、肉片,再加點水。然後煨至蓮子、百合、肉片熟透,加入香油、精鹽、味精調味。

推薦理由:此湯具有滋陰潤燥、養心安神的功效,更年期肝腎陰虛、心悸失眠、精神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