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守恒的目的?
混凝土澆築後,如果天氣炎熱,空氣幹燥,混凝土中的水分蒸發過快,導致脫水,使已形成凝膠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晶體,缺乏足夠的粘結力,從而造成混凝土表面片狀或粉狀脫落。此外,當混凝土沒有足夠的強度時,水分的過早蒸發也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和幹縮裂縫,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體性。因此,混凝土澆築後的初期養護非常重要。混凝土應在終凝後立即養護,堅硬的混凝土應在澆註後立即養護。
二:保養方法?
混凝土的養護包括自然養護和蒸汽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並及時對混凝土暴露表面進行嚴密覆蓋(篷布、塑料布等。可以用來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外露表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用抹子至少搓兩遍,使其光滑,然後再覆蓋。此時,應註意在混凝土終凝之前,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
三:維護要求?
1)當混凝土拆模後可能接觸到流動的水時,在混凝土接觸到流動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前,應采取有效的保溫保濕措施。養護時間應比上表規定的時間延長(至少14d),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養護結束後,應及時回填。
2)與海水或鹽漬土直接接觸的混凝土,在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前,應防止侵蝕。並盡可能推遲新拌混凝土與海水或鹽漬土直接接觸的齡期,壹般不少於6周。
3)當晝夜平均溫度低於5℃或最低溫度低於-3℃時,按冬季施工處理。當環境溫度低於5℃時,嚴禁在混凝土表面灑水養護。此時可在混凝土表面噴灑養護液,並采取適當的保溫措施。
4)對於在嚴重腐蝕環境中摻有大量粉煤灰的混凝土結構或構件,在規定的養護期結束後,如果條件允許,應在上述養護措施的基礎上進壹步適當延長濕養護時間。
5)混凝土養護期間,應監測代表性構築物的溫度,定期測量混凝土的核心溫度和表面溫度、環境溫度、相對濕度、風速等參數,並根據混凝土溫度和環境參數的變化及時調整養護制度,嚴格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要求。
6)混凝土養護期間,應詳細記錄混凝土養護過程,並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