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詐騙類型指南
第壹,提供“養老服務”:
迎合老年投資者的養老需求,以投資養老基地、旅遊觀光、預售養老床位等項目為名,引誘老年客戶到所謂的養老基地、福利院參觀遊玩,描繪養老項目的未來,再以預售養老床位為名非法集資。
第二,投資“養老項目”:
不法分子拋出高回報的承諾來吸引老年人,他們習慣於承諾高分紅、保證高利率、預約養老服務,誘騙老年人投資所謂的養老服務,各種費用,如貴賓卡、會員費、預付費等。這些機構無法提供承諾的養老服務。獲得資金後,其運作和流向不透明,存在較高的集資和跑路風險。壹些老年人的養老基金被不法分子騙取。
第三,銷售“養老金產品”:
壹些企業沒有銷售商品的真實內容或不以銷售商品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售、消費返利、免費體檢、免費旅遊、贈送禮品、會議營銷、健康講座、專家義診等方式欺騙、誘導老年群體。,並實施非法集資行為。
第四,申報“以房養老”:
不法分子以“以房養老”為名,誘騙老年人抵押財產、騙取資金,以國家政策為名掩蓋非法集資的實質,打著高回報的旗號誘騙老年人辦理財產抵押、騙取資金,然後用借來的錢購買其推薦的金融產品。壹些老年人最終失去了房子,仍然背負著貸款。
“擦亮眼睛”,識別犯罪分子的常用套路
第壹步:免費贈送禮品,引誘老人參加活動和講座。
第二步:打親情牌,贏得老人的信任。
第三步:高收益忽悠老人投資。
12購買“保健品”的常見陷阱
陷阱1:野醫遊客鬼混
生活中,老年人經常會在街頭巷尾遇到壹些打著“祖傳秘方”、“包治百病”旗號的“遊醫”,聲稱別人沒有的某個方法,只有自己有,甚至網上、學術刊物上也有。然後發放壹些印刷精美的免費小冊子,重點介紹自己的“祖傳秘方”。導致壹些老年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被騙。
提醒:這些騙子以病人治不好,不能吃壞人為原則,編造所謂的祖傳秘方。實際上,他們經常將壹些無毒無害的植物切碎或磨碎,或者將紅薯、土豆、山藥、豆類等食物切片,曬幹、染色、磨碎,然後與辣椒粉、花椒粉、薄荷粉等壹些刺激性物質混合,使人產生特殊的味道,刺激味蕾和神經,以掩蓋壹些疾病。這樣的騙子經常是旅遊行醫,他們所謂的祖傳秘方肯定是沒有治療效果的。
陷阱二:廣告明星充當專家
壹些不法商家打著“采訪、講座、訪談、座談會”的幌子,邀請壹些廣告明星,如媒體曝光的胡祖秦、劉宏斌等專職“廣告演員”,進行“養生”講座,推銷保健品。很多老年人盲目相信這些所謂專家或名人的介紹,從而購買了大量假冒保健品。
提醒:給老人講課是無法評判的,拖壹拖再搞清楚產品的真面目也不遲。
陷阱三:健康講座要鋪墊。
壹些無良商家打著健康講座的旗號忽悠老人,引誘老人贈送雞蛋、面條、醬油等小物品,達到推銷商品的目的。
提醒:不要太貪小利,天上不會掉餡餅。
陷阱四:誇大功效成本天價。
非法組織者壹般選擇在菜市場、市場、公園晨練的老年人。他們謊稱受醫院委托開展針對老年病普查的“心腦康復項目”,該項目由中國老年病防治中心和中國第壹軍醫大學聯合主辦。主辦方讓老人填寫“健康調查表”,與他們交談,逐步了解老人的家庭構成、家庭收入、健康狀況,圈定“潛在客戶”。最後,他們向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老人發放免費體驗卡,並根據之前的健康調查,有針對性地誇大產品功效,誘騙老人支付高價。
提醒:壹些違法保健品廣告往往誇大產品功效,含有絕對化用語和虛假承諾,聲稱可以治療某種疾病,使用“根治”、“藥到病除”等用語,或者以“無效退款”、“保險公司承保”、“無毒副作用”等承諾欺騙、誘導老年消費者。老年人往往是很“厭病”的,保健品銷售人員恰恰抓住了老年人的心理。“老年人想聽什麽就說什麽。”
陷阱五:免費體驗隱藏技巧
壹些無良商家往往打著所謂“專家”的名義,開展所謂的“義診”活動。先是免費講課,然後免費做血壓血脂等常規檢查,假裝老人患了某種“重病”,最後利用老人發呆的狀態,適時推銷保健品。建議老人先買壹個療程,告訴老人吃了壹個療程就回來免費咨詢。第二次會診後,患者病情好轉。建議老人繼續買這個保健品,等等。
提醒:要認可“專家”的資質,到正規醫院就醫。要特別防範那些實際上是企業銷售人員的所謂“專家”,只是披著白大褂,借機向老年人推銷高價保健品。不要被這種所謂的“免費體驗”所誘惑,因為“免費的午餐”背後壹定有貓膩。
陷阱6:以家族關系謀利
針對部分老年人遠離子女、生活孤獨的特點,壹些無良營銷公司雇人通過問問題、上門陪伴、聊天、做家務等所謂的親情服務,與老年人建立信任關系。,然後高價推銷保健品,讓老人無法拒絕,心甘情願地自掏腰包購買誇大功效的保健品。
提醒:禮不如人,必有所求。在保健品的消費上,要保持壹種理智,避免為了感謝別人所謂的照顧而買壹堆自己不需要或者沒有效果的產品,造成財產損失和身體傷害。
陷阱7:肖恩·肖輝是誘餌。
用“免費試用”、“免費套餐”、“贈送體檢”等小恩小惠來吸引老人,最後讓老人買他們貴的產品。
提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面對無良商家承諾的免費贈品和半價促銷,壹定要經受住誘惑,不要貪圖小便宜,否則可能會吃大虧。
陷阱八:想辦法吃,想辦法套妳
騙局中,不法商人最常用的“試錯法”也屢屢得手。鑒於老年人節儉的特點,壹些商家會采取品嘗的方式,告訴老年人可以先試用幾天。在品鑒的過程中,會有專人跟進,詢問品鑒情況。面試時,他們會不斷給老人灌輸產品有多好,然後向老人抱怨工作有多難,如果完不成業績公司會怎麽樣。面對壹個真誠的年輕女孩,幾次之後,很多好心的老人都覺得“孩子在外打拼不容易”,自己也嘗試過了,也沒有什麽不適,自然就掏錢了。
提醒:對於壹些突如其來的保健品推銷人員,老年人不要因為面子不好而拒絕。如果真的回不去了,就用壹些“過兩天再說吧”之類的語言先處理過去,然後離開“錯誤的地方”。
陷阱九:品牌吹噓不靠譜
“買保健品的國家給補貼。買的越多,補貼越多。不用擔心貨到付款!”很多銷售人員打著各種組織的旗號(中國協會、全國百年工程、全國公益助老工程等。)或者國家補貼(健康工程、惠民工程)讓老人覺得不買產品就是虧。此外,壹些不法商家還會冒充相關行政部門給家庭貧困、長期患病的老人打電話,謊稱可以申請相關部門的“政策補貼”和藥品補貼,對其進行欺騙和誤導。
陷阱10:科技封面難辨。
保健品銷售展會壹般在高檔酒店或公司會議室舉行。進入會場後,老人會被“名醫”洗腦。壹般公司老板會先誇大公司有多強,比如和_ _大學醫學院戰略合作邀請的名醫有多有名。講座形式雖然老套,內容卻在不斷升級。講座介紹了生物技術、量子科學、激光治療等諸多時髦概念。打“科技牌”是保健品營銷的常用套路。
提醒:保健品日益成為虛假廣告的“重災區”。當老年人通過報紙、雜誌、廣播和電視接觸到廣告時,他們應該提高對歧視的認識。所謂的高科技產品,其實就是普通的保健品。
陷阱11:會員折扣隱蔽。
壹些無良商家向老年人承諾購買保健品成為其會員,不僅產品價格可以優惠,介紹朋友給他們還可以獲得高額回扣,以此誘騙老年人成為會員後帶朋友購買保健品。
提醒:面對各種誘惑,老年人壹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陷阱12:饑餓營銷做虧損。
壹些無良商家雇人通過邀請壹些所謂的患者發表意見,制造爭先恐後購買產品的假象,給老年人不買就虧、不買就吃虧的心理暗示,不自覺地被“洗腦”購買產品。
提醒:不要輕易相信商家供不應求的廣告,理性觀察分析,不要跟風,不要被假象蒙蔽,理性購買。
中老年人常見電信詐騙及其防範宣傳
1
不貪小便宜。
面對各種欺騙,壹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相信別人,切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克服貪婪的心態,打消“小錢賺大錢”、“吃小虧占大便宜”或“不勞而獲”的想法。
2
正確的理財觀念
老年人不要盲目投資理財。不要相信任何投資項目,不要相信高息的誘惑,不要聽信熟人的承諾,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樹立理性投資的理念。
三
提高預防意識
老年人要多關註主流新聞媒體,了解目前頻繁使用的各種詐騙手段,不盲目聽信,提高警惕,捂緊錢包,不輕易交錢。
四
孩子們應該更加關註他們的父母。
給予情感上的安慰,讓老人的生活更加充實快樂,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
《老年人防騙類型指南》相關文章:
★老年人防騙有哪些招數?
★老年人有哪些防騙的招數?
★老年人防電話詐騙基礎知識。
★老年人防騙的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防電信詐騙的安全妙招
★老年人防範電信詐騙的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必備的防騙小知識
★老年人有哪些防騙小技巧?
★老年人常見的詐騙伎倆
★老年人防騙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