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龜鹿鶴舞是什麽表演形式?

龜鹿鶴舞是什麽表演形式?

王留君的《舞長生星與龜鹿鶴》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小三江鎮霍達村的壹種壯族民間舞蹈,1942後停止演出。出生於1917的壯族老藝人魏在全縣民間舞蹈普查中口述了龜鹿鶴舞的起源和表演形式。

據調查,龜鹿鶴舞流傳於連山縣莊東,也傳至與懷集縣相鄰的下帥莊鄉。過去,每年春節期間,各村都會進行表演,尤其是在莊東三年壹次的盛會上,跳龜、跳鹿、跳鶴是必不可少的表演之壹,寓意著祈求幸福、祝願人們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

據魏記載,相傳明六年(1511),魏姓始祖日興公從廣西青縣(今廣西南丹縣)遷到他所居住的連山縣莊東,當地已有龜鹿鶴舞。魏是龜鹿鶴舞的第十八代傳人,他的徒弟魏把龜鹿鶴舞傳給了這個氏族的青年,如魏自然、魏景典、魏書貴等。

普查結束後,救援隊在霍達村恢復了舞龜、舞鹿和舞鶴的表演。如今,連山霍達村的舞龜、舞鹿、舞鶴已被列入清遠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舞壽星公與龜鹿鶴”的表演源於壹個民間傳說:古時候,壹個老人帶著壹個聰明的男孩和壹個玉女去遠足,途中遇到兩只黃鹿打架,老人上前講和。黃鹿跟著老人,走了沒多遠,遇到壹只金龜子和壹只鶴在路上打架,老人上前調和。這時,鹿、龜、鶴都問:“老大爺,您著急啊。妳要去哪裏?”老人回答說:“今天是正月初壹,是天下的好日子。男女老少走出家門,成群結隊地去野外遊玩,這是來年的吉兆,祈求吉祥、長壽、六畜興旺、五谷豐登。這麽好的時候,我老人家為什麽不去野外迎春祭拜青春?”觀眾們聽後,高興地要求壹起去,老人同意了,於是和他們結伴而行。從那以後,每年的第壹天,就被定為迎接春天和祭拜青年的節日。《舞壽星公與龜鹿鶴》就是根據這個傳說編的。

舞龜、舞鹿、舞鶴的表演形式主要是道具表演。演員扮演壽星宮、、玉女、烏龜、鹿(兩個,每個由兩個男人扮演)和鶴。首先,壽星公領路而出,念了壹行:“擊鼓,,今年糧米好,明年糧米豐,年年都很豐。大家來看我,看壽星公,觀者不必笑。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來了!來!”然後,他們進入了各自的表演。淩統和玉女活潑;聖甲蟲溫柔厚實;陸深·熊俊很敏感;鶴是矯健的。

龜、鹿、鶴伴隨著打擊樂。樂器有竹簽、鼓、鈸、鈸、獅鑼、鑼等。節奏有慢有快有強有弱,隨舞蹈表演而變化。現場氣氛歡快熱烈。

舞龜、舞鹿、舞鶴的道具都是用竹子編織捆綁,表面貼各種彩紙。每個道具都配有各種機制,比如甲蟲可以伸長脖子,開合嘴巴,擺動腿和尾巴;鹿可以聳聳耳朵,眨眨眼睛,張開嘴;鶴可以彎曲脖子,擡起頭,開合嘴,展開翅膀等。,便於舞者充分發揮技巧。

連山縣霍達村的龜鹿鶴舞已被列入清遠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4 2月14日,連山縣三江鎮民俗表演隊在清遠市江心島公園表演龜鹿舞。2065438+21,2005年,壯族民間舞蹈龜鹿鶴舞在連山縣舉行。2065438+21,2005年,壯族民間舞蹈龜鹿鶴舞在連山縣舉行。

2065438+21,2005年,壯族民間舞蹈龜鹿鶴舞在連山縣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