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達最高海拔707.4米,總面積117平方公裏。羅達山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新工業區臥龍路,控制東海,鎖住甌江,俯瞰全城。它是溫州市重要的生態屏障。羅達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擁有50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點,分屬仙巖、姚希兩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和茶山、天竺兩個市級風景名勝區。
集儒、釋、道於壹體的大羅山,被譽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歷史上也有“七十二廟、三十六廟”之稱。書院很多,是佛、道的儒生或士紳隱居修身、修行養生、講學解惑的地方。南宋時期,在西麓創辦了仙巖書院,孕育了當時朱和陸九淵創辦的三大學派之壹的永嘉學派。
羅達的生態地位
由於人類活動和東南季風的影響,羅達山整體植被覆蓋率僅為60%,其中裸露巖石約占區域面積的8%,主要分布在東部迎風面。人工林(包括部分退化林區)是該區的優勢植被類型,占總植被覆蓋度的80%,其次是灌草,占13%;而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和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只占7%。
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不到周邊泰順吳燕玲自然保護區和安吉王龍山的20%,整體生物多樣性水平較低。在年度調查中,* * *記錄了590多種高等維管植物,不到現有自然保護區的1/3。昆蟲200多種,鳥類100多種,明顯少於周邊地區。其他生物類群,包括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土壤動物,種類和數量相對較少。
主要水庫水質除天柱寺水庫外,基本都能達到ⅱ類水質標準。空氣較為清新,主要指標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能滿足區域人居、景觀和保護區建設的要求。區域土壤貧瘠,土壤肥力特別是氮磷含量低,土層厚度大多小於0.3米。
綜上所述,很明顯羅達山在人類發展過程中也失去了大部分的原始自然,但整體生態狀況好於三陽濕地,水、土、氣等無機環境質量更高;主要原因是生物種類和數量有待恢復,生態功能有待提高和發揮。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大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