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銀耳是壹種珍貴的膠質藥兩用菌。應該怎麽種?

銀耳是壹種珍貴的膠質藥兩用菌。應該怎麽種?

銀耳是壹種珍貴的膠質藥兩用菌。應該怎麽種?具有滋陰潤肺、止咳減肥作用的銀耳種植工藝及技巧。銀耳又名銀耳、銀耳、銀耳菊,是壹種珍貴的膠體藥兩用菌。在中國,人工栽培銀耳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我國80%以上的銀耳都是代料栽培。代料栽培所需原料易得,生長周期短,產量高。而且代料栽培的銀耳氨基酸含量高於木材栽培的銀耳。

桑枝含有銀耳生長所需的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栽培銀耳的理想培養料。利用桑枝栽培銀耳,從接種到獲得約需35天,每50公斤幹桑枝可產7公斤銀耳,既解決了農牧業廢棄物處理問題,又增加了養蠶全產業鏈,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徑。桑皮還可以作為有機肥還田,形成了“桑葉養蠶,桑枝養菌,菌糠培桑”的循環養蠶模式。

壹、培養時間銀耳是壹種在常壓下耐旱、耐低溫能力很強的細菌。真菌生長的環境溫度為6 ~ 32℃,適宜的環境溫度為22 ~ 26℃。室內栽培銀耳應選擇秋、春季為適宜的栽培季節,同時應采取壹些有效措施,防止春季寒潮、秋季持續高溫等不利溫度因素的危害。

二、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培養基的配料由以下原料組成:桑枝碎木屑200kg(桑枝碎木屑粒度為0.8mm)、棉籽殼1000kg、麥麩180kg、豆粉15kg、石膏18kg、硫酸鎂0.4kg、磷酸二氫鉀0.4kg。培養基的含水量為60% ~ 65%。

3.培養步驟(1)混合物料,將硫酸鎂和磷酸二氫鉀與部分水熔化,得到硫酸鎂溶液和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將硫酸鎂溶液和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加入到上述秘方的桑枝鋸末中,攪拌得到預濕的桑枝鋸末;棉籽殼單獨用剩余水預濕65438±0.2h,得到預濕棉籽殼;將麥麩、大豆粉和石膏與預濕的桑樹木屑和預濕的棉籽殼混合,攪拌均勻,得到裝袋用培養基配料。

(2)裝袋料袋采用規格為55cm×13cm×0.05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裝培養基1.3kg,裝袋後在栽培袋壹側均勻打三個接種孔,深度為1cm,深層要壹致,不能過深或過淺。打孔後,貼上食用菌菌種專用透氣膠帶,將孔密封嚴密。裝袋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然後進行消毒滅菌。

(3)滅菌物料灌裝後,使用滅菌鍋(設計方案中工作壓力為0.22mPa,設計方案中環境溫度為140℃)。第壹次放氣後環境溫度0.14 ~ 0.17 MPa,保溫3 ~ 4小時。結束後立即降溫至60℃,趁熱60分鐘內送菌袋。

(4)接種菌種孔比膠帶多凹65438±0.5毫米,每個孔接種65438±0.5克菌種。接種人員會將接種後的菌袋呈“井”字形上下兩層疊放,每層4袋,縱橫交錯,這樣菌袋就不需要壓在洞口上,便於觀察和檢查細菌生長情況。接種結束後,接種人員應立即清理留在菌室的殘留物,保持菌室清潔。

(5)管理木耳的整形所必需的主要標準是:黑暗的整形,清潔幹燥的自然環境,適宜的環境溫度,經常通風。真菌通常在接種24小時後發芽。成型室環境溫度應調節到22 ~ 26℃,接種後3天溫度控制在26℃以下,相對濕度為60%。應盡可能避免工人在不通風的情況下進出。3天後,溫度控制在22℃,每天自然通風3次,每次30分鐘。第八天,把水果套袋去掉,撕掉薄膜,然後用水蓋上報紙,保濕補水。

子實體長出後,停止澆水幾天。水分過多不利於子實體的生長,會產生黃水。當子實體長到可以覆蓋所有細菌並封袋時,開始第二輪澆水。此時水分和缺氧會危害膜的開口,非常容易長成塊狀的畸形耳。此時環境溫度始終在23℃左右,空氣濕度為80%。

當子實體平均孔徑達到15cm,單個鮮穗平均質量達到150~250g ~ 250 g時,停止澆水,使果穗變粗,菌袋折疊變輕,果穗折疊,邊緣幹燥有延展性,即可以采收銀耳成熟。

4.采收加工時,將果穗直接從菌袋上撕下,多余的果穗基部用刀片剪掉,曬幹;也可以用水浸泡後掰成小塊,然後曬幹,做成碎銀耳花。除了曬幹,銀耳還可以用微波真空幹燥處理。測試後,熱風溫度為70?在℃時,轉化水分含量為30%,而5?W/g?通過微波強度可以獲得優質的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