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草長鶯飛,楊柳醉春煙。孩子放學回來早,就借著東風放風箏。”(《村居》丁)紙鳶就是風箏,陽升之時的春天是放風箏的最佳時節。人們拉繩子,把風箏放入晴朗的天空。飄飄的風箏翺翔,就像輕盈的蝴蝶和活潑的小鳥,時而搖曳搖擺,時而直沖藍天娛樂健身,別有壹番風味。綜上所述,放風箏有三個好處:“祛病強身,健腦益智,滋補情誌。”
壹、祛病強身。冬季人們長時間呆在室內,氣血凝滯,內熱上升,容易造成人體熱平衡失衡,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陽春萬物復蘇的時候,在郊外放風箏,登高望遠,天氣晴朗,植被美麗,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舒展筋骨,可以促進人體的細胞代謝,改善血液循環狀態,排除體內積熱,起到祛病強身的作用。
放風箏的健身和醫療效果早已被人們所重視。宋代李石在《續博物誌》中說,放風箏“張嘴就能泄火氣”。清代夫差敦沖在《燕京年》中說:“在空中放風箏,是看清楚的最好方法。”的確,放風箏時,可以看到風箏隨風飛舞,在藍天白雲中搖曳,可以調節視力,消除眼肌疲勞,預防近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放風箏可以強身健體的認識,國外如“風箏療養院”也應運而生。醫學專家認為,“風箏療法”對神經衰弱、視力下降等疾病有效。
二、健腦益智放風箏也是壹項健腦運動。處理好放風箏和風向風速的關系,會讓放風箏的人苦苦思索。現代人放風箏,已經發展到了技巧高超,高低變化,聲光交融的階段,思考的地方也更多了。比如放飛人物風箏,壹定要“爬行”才能逼真有趣;飛蜈蚣、龍風箏,只有以蜿蜒的方式變化,才會有趣。放飛蜻蜓、金魚風箏,眼睛要先生動,才生動;《百鳥朝鳳》能發出和諧悅耳的叫聲,令人感動。放風箏牽壹發而動全身,手腦協調,動作好,放松交替,對健腦益智大有裨益。
第三,農村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遠高於城市和室內。在鄉間放風箏,在運動中呼吸新鮮空氣,也會讓人精神煥發,身心放松。什麽煩惱和不如意都隨風箏帶入雲端,消散在萬裏晴空,讓人心理愉悅調節。
陽光明媚的春天也是放風箏的好時機。妳不妨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到戶外去,在藍天下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