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護膚品是產品線最全的,從女士、壹線到小眾,基本都能在歐美系找到。歐美護膚品做得好主要是因為研發實力過硬,原料優質,生產工藝先進。歐洲和北美不僅有雅詩蘭黛、歐萊雅、寶潔、強生、聯合利華幾大護膚品巨頭;還有很多壟斷護膚原料公司,比如巴斯夫,德之馨,亞什蘭等等。所以歐美護膚品在某種程度上有獨特的優勢,產品效果和價格都比較抗跌。大家可以相信。
另外,歐美的這些公司不僅有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還有嚴格的自檢程序幫助他們做質量控制。我曾經工作過的雅詩蘭黛、寶潔和現在的強生,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所有有問題的產品都會在自檢後召回。寶潔公司前段時間召回了壹批幹性發膠產品。
這種自我回憶其實並不可怕。產品出廠前會有檢測程序。如果出現問題,品牌和監管部門都會要求召回。所以,對於歐美的正規品牌(三五產品和微信商家產品除外),護膚品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在做配方的時候,公司對我們的首要要求就是安全,即使因為不能造成大範圍的過敏或對皮膚的傷害而不管用。所以對於正規的歐美產品,需要考慮產品的有效性。
歐美護膚品首選以下幾類:
功能性產品(精華、面霜),特別是抗衰老、修復、除皺、祛斑(曬傷或雀斑)
我推薦歐美護膚品有四個原因:
研發實力不錯,歐美系,尤其是幾大巨頭,在產品研發上遠勝日韓系和國產。
原料質量好,尤其是歐美。
監管法規不同,有些成分在歐美可以用,但在國內沒有批準或者批準量不同。這也是很多朋友說美版和國產版護膚品不壹樣的主要原因。當壹些功能性成分在國內沒有獲批,產品想進入國內市場,就需要更換或者調整這些功能性成分的用量,所以美國版和國內版是不壹樣的。所以棕色小瓶子和黑色小瓶子,能買美版就買美版。
歐美老齡化速度肉眼可見,抗衰老需求相對較高。如果市場有需求,那麽品牌就會努力學習。
去除粉刺
不知道是歐美人牛奶喝多了還是怎麽回事。有很多痘痘。因為角質層薄,所以紅腫,尤其是青少年。所以歐美的祛痘產品還是很全的,用料也很猛,見效更快更好。如果是遺傳或內分泌失調導致的痘痘,則不屬於護膚品的範疇。請去看醫生。
3.防曬產品
圖片來自網絡,已刪除。
壹直在推歐美系的防曬效果,確實不錯,但是膚感真的壹言難盡。在此,我要為我的主人正名:強生集團旗下的防曬霜。
不能說防曬效果,就是這種油膩厚重的膚感,真的讓我無法接受。
為什麽不換呢?
嗯,首先,這不是我能決定的,其次,妳不能魚與熊掌兼得。
當人們對防曬的需求很高的時候,歐美防曬是首選,尤其是去海邊或者旅遊的時候。不過如果不追求防曬效果,又不酒精過敏,可以選擇日系防曬霜,皮膚感覺真的好很多。
如果需要化妝,可以試試嬌韻詩的防曬隔離,這樣化妝和防曬都不耽誤。
盡量不要買防曬噴霧,只買防曬霜。
4.少數民族
歐美的小眾產品往往有黑馬。如果妳有時間,妳可以去陶濤。同事送了我壹瓶美國肉毒素肽精華液,叫Dermasensa,真的超級舍得放原料,就是包裝遵循歐美審美,極其簡約,但是膚感和產品效果都很可怕,細紋幹紋,甚至很深的皺紋。妳可以試試這個產品。他們還有芒果慕思面膜,聞起來像冰淇淋。我真的很想吃。我很喜歡!
歐美系需要避開以下幾類:
面具:
北美戴口罩的白人不多,尤其是無紡布的片狀口罩,在國內很受歡迎。同事幾乎沒見過有人穿,購物者和絲芙蘭也很少。基本上都是膏狀的塗抹面膜,國內賣的很多好的片狀面膜,我在北美沒見過,應該是專門為國內人開發的生產線。
2.含有大量植物實體的產品,如植物提取物或花瓣
歐美產品喜歡用植物原料做蜜汁,還有各種有機護膚品。特別是,產品中添加了高純度的植物提取物,如花瓣或植物葉子。這類產品請記得避坑。
壹、植物提取物純度不夠含有雜質或者植物本身容易引起過敏。
第二,沒有實際作用。這類產品通常被冠以某種神奇植物的名稱,但實際效果卻不壹樣。
比如雅詩蘭黛的白金極地花萃取精華系列,宣傳極地花萃取精華天然激活SIRTUIN,延緩衰老。但我查閱文獻後發現,兩者之間並無顯著相關性,但產品添加劑中虎杖根提取物中的白藜蘆醇對激活Sirt1有顯著相關性(但沒有臨床數據),冬蟲夏草提取物和水仙鱗莖提取物也是如此。
極地之花不是武俠劇裏的天山雪蓮。這種花有起死回生,壹夜返老還童的功效,但名字聽起來虛張聲勢。但如果產品宣傳能在心理上增加對消費者的自我暗示作用,也算是護膚品的顯著效果之壹~(此處狗頭救命,哈哈哈哈)
妳可以看到從這種神奇的植物中提取的類似產品,無論是神奇的極地花提取物、嬌嫩的玫瑰提取物還是稀有的白茶,真正起作用的是這些植物中含有的多酚、黃酮類,或者酸、醇類、苷類(這些物質有抗氧化、美白的作用)。
如果是作為噱頭加的話沒關系,但是如果是任意加價加的話我們是不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