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趙佗,勇猛善戰。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年僅18歲的趙佗被任命為五十萬大軍的副統帥。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年僅23歲的趙佗被任命為首任龍川縣令。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太守任濤病逝,趙佗繼續擔任南海郡太守,時年29歲。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廣州),時年33歲。漢高祖十壹年(公元前196年),趙佗被漢朝立為南越王,時年41。漢高祖呂雉(公元前183)和趙佗自稱南越武帝,時年54歲。公元前179年,呂後死後,中國皇帝劉恒登基,趙佗登上皇帝號,回到漢朝,仍被稱為南越王,享年58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趙佗屬漢。劉徹開國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趙佗病逝,葬於番禺東北,享年101,是中國歷史上最老的國王。他死後,孫(史記中的胡)及其後裔、趙興、趙建德繼續擔任四代南越國王。劉徹丁原六年(公元前111),南越國滅亡。從公元前204年開始,南越國持續了93年,傳了五代南越王。* * *算趙佗為王67年,子孫***26年。
從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趙佗擔任50萬大軍副都督到劉徹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為嶺南的統壹和發展努力了82個春秋,其中擔任50萬大軍副都督5年,擔任龍川縣令6年,擔任海南郡都督4年,擔任南越皇帝4年,63年
趙佗執政期間,采取了“和而不同、百步並作”的民族政策,促進了嶺南的民族融合和經濟文化發展,為祖國統壹大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趙佗在龍川縣的六年時間裏,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