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正確的飲食姿勢

正確的飲食姿勢

正確的飲食姿勢

正確的飲食姿勢其實飯後是養生的好時機,所以很多人都很在意飯後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這是很有講究的。那麽就給大家分享壹下正確的吃飯姿勢吧。

正確的吃飯姿勢1最佳姿勢:坐起吃飯。

在所有的吃飯姿勢中,最科學的是坐姿,而且是坐起的方式。

什麽是坐起?也就是說,上半身與大腿的夾角要大於90度。這樣人的腹部就不會受到壓迫,有利於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雖然站著吃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吃畢竟是壹種享受,站著有點累,影響食物的口感。

錯誤示範:坐著/蹲著吃飯

有些人喜歡坐在矮凳上或蹲著吃飯,這不符合養生之道。

坐下或蹲著吃飯時,胃部容易受到擠壓,而且由於下肢彎曲,血液循環受阻,向胃部供血的過程受阻,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也受到影響,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而且蹲著腿容易累,累了也很難細嚼慢咽,吃飯速度往往更快。吃得太快,食物在口中停留時間短,來不及與唾液充分混合,不細嚼慢咽。吞咽後必然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甚至胃潰瘍。小貼士:情緒也會影響飲食。

心情也直接影響吃飯。因為食欲中樞是由大腦控制的,是靠胃的反饋信息來工作的,所以吃飯的時候要保持愉快、專註的心情和良好的環境。

有些上班族早上起床晚,趕著上班,沒時間吃早飯,午飯就點個外賣,對著電腦機械地把食物往嘴裏塞。這種緊張和焦慮不僅破壞食欲,還會影響消化吸收。

另外,專心吃飯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有“吃飯不要大聲喧嘩”的訓誡。吃飯的時候偶爾小聲說話是人之常情,比如大吵大鬧,口水四濺,既不衛生,又妨礙自己或他人吃飯。

正確的飲食姿勢2 1。健康安全。

坐直,不偏不倚,吃飯時不蹺二郎腿。這不僅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正確的坐姿,身心活在當下,神不會散。

第二,專心吃飯

吃飯的時候,保持專註。不要看手機,也不要想別的。在禪宗的生活方式中,有這樣壹句話:壹次只做壹個動作。走路的時候,專心走路;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

如果壹開始很難集中註意力,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每吃壹口後,放下筷子,專註於正在咀嚼的食物,細細品味。這樣吃也比較優雅,對減肥也有好處。

第三,細嚼慢咽

不要把屬於牙齒的工作留給胃。

在慢慢咀嚼的過程中,會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唾液中含有豐富的澱粉酶和溶菌酶,蛋白酶可以幫助消化,溶菌酶有殺菌作用。

細嚼慢咽,還能給大腦輸送20%以上的氧氣,避免飯後頭暈。

具體做法:飯前三口每口咀嚼100次以上;以後時間充裕的時候,每口咀嚼50次以上。時間不夠的時候,最好每口咀嚼30次以上。

第四,註意第壹口

壹個人吃第壹口食物時的身心狀態是極其重要的,因為這壹步會觸發體內很多細胞和系統的運轉。

壹開始定下的基調會影響整個吃飯的過程。如果在用餐之初,我們的身心都處於壹種穩定、平靜的狀態,那麽後面的整個用餐過程就會很和諧。這就是為什麽第壹口要慢慢咀嚼到100次以上的原因。

五、感恩之心

開始前背誦感恩的話語。我家用的感恩的詞是:“感謝大自然和眾生的恩賜”。

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地吃飯。感謝大自然的厚愛和饋贈,感謝種植者和生產者的辛勤勞動,衷心感謝為滋養我們而犧牲的糧食的生命。

只有感恩,天地自然之愛才能通過食物滋養凈化我們的身心。

6.吃飯的時候不要帶情緒。

吃飯的時候最忌諱上火。生氣就是生氣,肝主木,脾胃主土。生氣的時候吃不下東西,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

如果妳帶著不好的心情吃飯,妳吃的食物會帶著毒素,這對妳的身心是很大的損失。做菜也壹樣,不要感情用事,不然菜有毒。

七、不要浪費食物

壹粥壹飯,當思來之不易。這是古人的教導。不浪費食物,這是食客的基本素養。

喝粥或者米飯的時候,碗壁上會有殘渣附著。這時候可以用壹點熱水,放出來之後再吃。外出就餐時,根據人數和實際需要點菜,剩菜打包帶走。食物的背後是寶貴的生命和努力,永遠不應該浪費。

八、飯後收拾碗筷。

飯後起身離開,是很多人的慣性。尤其是在外面吃飯,往往會留下壹片狼藉的景象,讓服務員頭疼不已。

即使在家裏,如果吃完飯什麽都不管,把所有的碗筷都給老婆或者負責收拾的人,可能也會皺眉頭。

作為用餐的壹部分,我們應該整理和清洗碗筷。在餐廳吃完飯,建議把類似的物品合並起來,幫助服務員收拾。想必對方看到後會很開心。妳可以通過壹點努力為他人創造快樂和情感。為什麽不呢?

正確的飲食姿勢3健康的飲食姿勢

特別餓的時候喝點粥。人在極度饑餓的時候食欲很強,看到什麽都想吃。其實這時腸胃消化功能已經受損,吃東西喝東西容易造成食積。特別餓的時候要吃少量的半流質食物,比如粥、面或者米粉,然後慢慢恢復正常飲食。特別是特別餓的時候不要吃牛奶、豆漿、酸奶、紅薯,可能會引起消化問題。

兩餐之間間隔4-6小時。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太長會造成高度的饑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過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食欲和消化。壹般混合食物在胃裏停留的時間大概在4-5個小時左右。所以兩餐之間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

先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桌子上的食物壹定有妳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妳應該先吃哪個?專家建議,先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會讓自己在情緒上得到滿足。愉快的心情可以迅速產生飽腹感,避免吃得過多。

飯後不要馬上動腦筋。飯後體內血液會集中在消化器官,大腦會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造成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所以,飯後壹定要休息半個小時以上,才能進入工作狀態。聽音樂和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吃飯的時候不要說劇透。俗話說“吃飯不用言,睡覺不用言”。吃飯時說話會減少咀嚼食物的頻率,減少唾液分泌,從而影響消化功能。美國最近的壹項研究指出,吃飯時討論復雜或令人失望的問題會影響人的食欲和消化能力,我們可以談論壹些簡單愉快的話題。

吃熱早餐。早上人體內的神經和血管還在收縮。這時如果吃了生冷的食物,可能會引起消化系統的抽搐。中醫認為早餐應吃熱的食物,以保護胃氣。建議選擇熱粥、熱麥片、熱豆漿等。早餐,配以饅頭、面包等幹糧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