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耳鳴、耳聾、咽痛、頸項強痛、暴怒等。
作用:天空穴可以散內熱。
穴位結合天空穴和列確穴治療強頸痛。
穴位療法及註意事項
治療原則是以寒補灸,以熱瀉。
針刺方法:天光穴,0.5-1寸。局部酸脹,針刺感可蔓延至耳朵和喉嚨。
艾灸方法:天窗穴,艾條灸3 ~ 5年,艾條灸5 ~ 10分鐘。
按摩手法:用雙手中指和腹部按揉天窗的穴位並做圓周運動,每次按摩2分鐘。
穴位君:
頭部按摩有健腦、安神、聽力、明目的作用。同時,按摩可以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攝氧量,有利於大腦皮層的功能調整,有利於益智健腦,增強記憶力,緩解疲勞,消除緊張和焦慮,使大腦重新獲得充足的精力和體力。頭部按摩對預防失眠、耳鳴、耳聾、頭暈也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頭部穴位按摩的操作及效果
頭上有很多穴位,每個穴位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功效。了解經絡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頭部按摩養生祛病的作用。
1,寺廟
在顳部,眉梢與眼外眼角之間,向後約壹橫指凹陷處。壹左壹右。按摩此穴位可治療頭痛、眼疾、口眼歪斜、流涕、流涕等。還能緩解眼睛疲勞,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美化皮膚。
2.唐寅角
在前額,眉心。按摩此穴位可治療頭痛、頭暈、失眠、驚風、鼻塞、流涕、流鼻血、眉骨痛、眼痛等疾病。常用於治療神經性頭痛、鼻塞、高血壓等疾病。
3.安明
颶風和風池連線中點凹陷,敏感,腫脹。按摩此穴位可治療失眠、頭痛、頸痛。
4.魚腰穴
坐姿或仰臥姿勢。在前額上,就在眼睛上方,在眉毛的頂端。按摩此穴位可治療目赤腫痛、星雲、眼瞼蠕動、眶上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常用於治療急性結膜炎、面癱、近視等疾病。
5.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中央,用左掌或右掌緊貼百會穴旋轉,每周壹拍,每周32拍。這裏按摩可以降血壓,安神清腦。
6.風池穴
用雙手拇指螺紋面按揉雙側風池穴,順時針旋轉,每周壹拍,約32拍。
先用右手再換左手,然後依次按揉肘關節處的曲池穴,旋轉壹次為壹拍,* * *做32拍。這種方法可以清熱降壓。
經常抓頭防病治病。
此外,頭皮上還有很多穴位,如上星、百會、腦戶、丁謙、玉枕等。針灸可以預防和治療疾病。按摩這些穴位,雖然沒有針灸那麽劇烈,但面積大,動作輕柔,還能疏通經絡,從而起到預防神經衰弱、頭痛、失眠、老年癡呆癥、健忘癥的作用。所以,人們經常沒事就撓頭,尤其是腦力勞動者。
按摩頭皮,延年益壽,防止脫發。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經常按摩頭皮可以刺激頭皮上的毛細血管,使其擴張、增厚,使血液循環旺盛,給腦組織供應更多的營養和氧氣。頭皮血液循環改善,也有利於頭發的生長發育,防止頭發脫落變白。老人經常按摩頭皮,可以延年益壽。
頭皮按摩的按摩方法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按摩時,左手或右手五指張開,用手指輕輕按摩頭皮,前後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後打圈按摩,壹般5-10分鐘,早晚各壹次。但是,妳要堅持三天不打魚,兩天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