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作為壹項運動,走路對身體有什麽危害或禁忌?

作為壹項運動,走路對身體有什麽危害或禁忌?

走路讓人感覺很好。最普通的行動往往有最非凡的效果。散步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加骨骼和肌肉的力量,緩解緊張情緒,控制體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走路——遠離乳腺癌的威脅。根據美國的統計研究報告,每周運動7小時以上,可使乳腺癌發病率降低20%,最理想的運動是散步。散步——預防心臟病據報道,每周散步3小時以上,可降低35%至40%的心臟病風險;美國醫學會也提出,每天散步30分鐘,可以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也就是每天盡量走壹段時間,用短距離的行走來積累。散步——對於遠離阿爾茨海默病的60歲以上的銀發老人來說,每周三天散步超過45分鐘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認知功能。人體最耗氧的部分是腦神經細胞,它能促進腦細胞的功能激活。邊走邊呼吸,可獲得活血通腦的雙重功效,預防健忘、癡呆。走路——減少高血壓走路可以減少激素分泌,從而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了解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從壹次步行30分鐘以上逐漸步行。走路——預防動脈硬化現代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血液膽固醇和中性脂肪異常高。過多的血液膽固醇會逐漸滲入血管壁,動脈變硬、變脆、變窄,血液循環不暢,容易誘發心梗、腦梗塞。膽固醇可分為好的HDL(高密度脂蛋白)和壞的LDL(低密度脂蛋白)。好的HDL會把多余的膽固醇送到肝臟,防止動脈硬化。步行20分鐘以上,有助於分解燃燒體內的中性脂肪,增加HDL的量。走路——預防糖尿病中老年人患糖尿病,大多是因為暴飲暴食和運動不足。但是,限制食量,降低體內糖分,然後用運動消耗大量儲存在肌肉中的葡萄糖作為能量,可以降低血糖值。每天快步行走1小時,對ⅱ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作用。走路——避免脂肪肝研究人員發現,經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環更好,血液可以流到肝臟堆積的許多微血管的末端,所以肝臟的代謝功能是好的。走路——出好骨頭的時間越長,骨質流失越多,骨頭變得幹脆,容易骨折或腰痛。為了預防骨質疏松,除了多吃含鈣的食物外,走路更為理想,需要朝著每天10000步的目標堅持走下去。走好——改善腰、肩、頭疼痛。頭部重量約占體重的65,438+0/65,438+00,由頸椎和覆蓋頸部至背部的肌肉支撐。彎腰駝背或者姿勢不好,肩胛骨肌肉就會超負荷,肩膀就會僵硬酸痛。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走路,擡頭挺胸,大幅度擺動上肩,大步向前,自然拉直背部肌肉和肩胛骨肌肉。好好走路——用雙腳幫助睡眠,緩解抑郁,可以改善體內自主神經的控制狀態,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切換更加靈活,有助於消除壓力,更容易入睡。散步還能增強自尊、自信和樂觀。但患有心臟病、哮喘或心肺功能差的患者,走路時壹定要特別註意身體狀況;容易酸痛的膝關節弱的人不宜快走。走路難——拯救健康過去交通不發達的時候,每個人每天都要走三萬步左右。“行走如飛”是健康的象征。簡單方便的散步其實是壹種新的養生運動。有規律、持續的行走,就像是存入生命銀行的“健康人生儲蓄”。妳付出時間,生命銀行給的利息更長。沒有傷害,沒有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