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不靠譜:誇大療效。
在張大師之前,食療並不被人們所重視,在中醫界也沒有得到推廣。張師傅出於商業目的,被商家推上神壇,大肆宣揚綠豆、茄子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事實上,張悟本只是壹個中醫愛好者,甚至不是醫生,他的中醫養生理論大多是似是而非的“胡侃”。
第二個不靠譜:飲食配方是捏造的。
在中國古代,食療是富人和特權階層的專屬,許多稀有食材普通人根本看不到,更不用說買來吃。因為珍貴的食材少,相對的食療配方也不多。食療開始流行後,各種稀奇古怪的食療配方充斥網絡,稍加統計,就有十萬多種,其中大部分是現代商家編造的。
第三個不靠譜:公式缺乏配伍原則。
有句話叫“壹味非藥”,君、臣、佐、使是中醫的原則。其中君藥為主藥,體現了方劑的主要方向,居方劑之首,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臣藥是輔助君藥加強主癥治療的藥物;佐藥有三層含義,壹是佐藥,用於治療繼發性證候;二是佐藥,用於消除或減緩君藥、臣藥的毒性或藥性較強的藥物;三是抗佐藥,即與君藥相反,可根據疾病的需要,在治療中起到補充作用的藥物;這種藥有兩種作用,壹種是調經藥,壹種是引導藥方中的藥物直達病患處的藥,壹種是調和藥,即調和藥物的功能,使之協同作用,消除邪氣。所以缺乏“君臣輔”的飲食配方,根本沒有治療作用,養生作用也不是很強。
第四個不靠譜:加工不足。
現代人根據配方從市場上購買中草藥,熬制食用。眾所周知,中藥材需要經過“炮制”才能“去其毒,存其性”。《雷公槍灸十七法》是古代著名的中藥炮制方法,其中詳細記載了中藥的提煉過程。食療配方中的藥材缺少了炮制工藝,作用自然大打折扣。
第五個不靠譜:食物永遠不會變成藥。
看了第四點的朋友可能會說,既然吃藥材不好,那吃原料可以嗎?食物是維持生命能量的原料。這些原料被人體消化後,以能量或廢物的形式排出,所以食物就是食物,既不能治病,也不能養生。茄子、綠豆、蘋果、蔬菜等。就像大米和牛肉壹樣,永遠只是食物。吃多了可能會胖,吃少了可能會餓,就這樣。
第六個不靠譜:現代食材的安全性沒有保障。
這是最關鍵的壹點。不可否認,有些食療配方至今仍然有效,但古代沒有工業汙染,沒有化學農藥,沒有重金屬汙染,所以食材是安全的。喜歡養生的人都知道,冬天吃蘿蔔,夏天吃生姜,不需要醫生開處方;壹天三次約會會讓妳長生不老。如果蘿蔔、生姜、大棗成為“毒藥”,吃多了不僅沒有保健作用,還會破壞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