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瞎想是病嗎?

瞎想是病嗎?

現在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讓人感覺壓力越來越大。有些承壓能力太弱的人,容易壓迫神經系統,喜歡做白日夢,不停地想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有些人覺得這沒什麽,但是妳不知道的是,白日做夢也是壹種病,那麽如何才能釋放內心的壓力呢?

1,老瞎想也是病。

1,總是做夢或者預測精神障礙

小王最近工作總是戰戰兢兢,心不在焉,生怕被上級批評。甚至在同事受到批評的時候,他也會很緊張,害怕是自己的失誤造成的。說起來原因,是因為之前的壹個小疏忽,導致了工作上的失誤。之後,他總是擔心被排擠,被孤立。不僅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失眠和焦慮也影響了他最近的生活。

68歲的李阿姨最近總是感到緊張,她說。“不管別人怎麽說,都覺得是針對我的。”三天前,老人和女兒大吵了壹架。就因為女兒說“快走,別磨蹭”。

老人和女兒本來很和睦,女兒無意的催促引起了不快。她的女兒劉女士無奈地說:“這幾年她經常想太多,歪曲別人的話是‘家常便飯’。”

相比小王和李阿姨,小張更心疼。三十多歲的他很在意自己的健康,總覺得身邊的東西都很臟,於是強制洗手,最後停不下來,不得不住院。

想象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活動,但童年經歷和周圍環境會影響人的偏執程度,嚴重時會導致焦慮、強迫等行為。

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馬建文認為,首先,社會壓力和競爭的增加導致人們的危機感增強,進而變得敏感。我害怕我會產生錯誤的想法,從而導致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境。

其次,隨著人際關系的復雜,很多人每天都在換不同的角色,有時候要做合格的丈夫或妻子,有時候要做稱職的老板,有時候要見重要的客戶。這些不同的角色讓人們戴上不同的面具。看到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努力去揣摩語言背後的含義,已經成為很多人的“職業病”。時間長了,妳就會開始思考。

最後,從心理上來說,愛做白日夢的人往往從小不被尊重,經常被父母批評、否定、毆打,導致他們內心自卑,以至於長大後特別註意別人的行為。經常洗手的小張和父母關系不好,經常無緣無故被父母罵。

2、思考使身心受損。

想象是麻煩的來源。有些人不認真思考解決辦法,而是東想西想,然後否定和恐嚇自己,於是就成了自己的“敵人”。

思維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讓人焦慮緊張,進而導致失眠。睡眠不足會加速人的衰老,甚至增加過早死亡的風險。美國抗癌協會的調查顯示,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的人,80%是短命的。

其次,失落、焦慮、恐懼等情緒會對身體造成器質性損傷。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主任劉思德說,心身相互作用,臨床上很多疾病都是由心理社會事件誘發的。胃是表達能力最強的器官之壹,所以有的人常常“氣得心碎”,有的人則覺得自己的胃在過於擔心的時候縮成了壹團。愛做白日夢的人往往內心糾結矛盾,伴隨著胃部的過度活動,進而引發胃潰瘍。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周迎春教授說,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焦慮、怨恨、憤怒等情緒刺激可使肝臟失常,使肝氣郁結,從而出現思維遲鈍、抑郁、煩躁、不安或失眠等精神癥狀。

3、身體動起來,大腦休息壹下

中央國家機關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監督員、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劉華清說,思想有病態和非病態之分,兩者之間存在“灰色地帶”。“有壹個年輕人對病房環境非常挑剔。他媽媽跟護士解釋,護士說‘沒關系,有人要求’。孩子很生氣,認為護士在拐彎抹角指責自己。其實護士的話完全是出於理解。”

劉華清說,辨別表現是否病態,壹要和過去比較,看是否壹直如此;第二,與生活工作環境相似的同齡人比較;第三,要看持續時間。偶爾壹次,如果不影響生活,也不算病態。第四,要看能不能說服。如果妳相信不存在的東西,那就是病態;第五,看妳能不能適應正常的生活。如果可以,最多是性格問題。如果癥狀影響到生活,應該去醫院檢查。

愛胡思亂想的人,要學會自我調節。退休後,老人很空虛,交際圈變小了。很容易感到孤獨,並且懷疑別人不尊重自己,甚至孩子看不起自己。老年人不應該完全專註於他們的家庭和孩子。如上所述,在李奶奶,生活的重心是他們的女兒,所以他們會特別註意自己的舉止。如果老人想在家庭之外尋找生活,可以培養壹些愛好,比如旅遊、釣魚、做義工。子女也要理解老人的感受,多溝通。中青年群體面對繁雜的工作事務和瑣碎的人際關系,往往會為還沒發生的事情煩惱。但是妳知道,這些擔心還沒有發生。如果經常琢磨,不妨和父母、同學、朋友聊聊。

行為的改變可以削弱“逃跑”的大腦,比如給別人壹個微笑,會增強自信,放棄自卑;在公園跑步、玩球類運動和看電影會分散妳的註意力。

2.這釋放了壓力。

1.欣賞藝術品有助於釋放壓力。

來自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組織28名工作壓力較大的人在壹家美術館欣賞藝術品,歷時約40分鐘。研究人員通過測量唾液中皮質醇激素的濃度來判斷人的壓力狀態。研究人員發現:與參觀前相比,參觀藝術的人唾液中的皮質醇激素水平下降了32%。壹般需要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降低皮質醇激素,說明欣賞藝術可以更好的釋放壓力。

2.欣賞自然美有助於緩解壓力。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將90名誌願者分成三組。A組欣賞自然美景,B組看電視,C組看空白墻,測量他們的心率變化。研究人員發現,自然美可以使A組誌願者的心率下降速度快於B組和C組誌願者;看空白墻的C組誌願者心率下降速度比看電視的B組誌願者快。A組誌願者觀看自然風景的時間越長,心率越低。看電視的B組誌願者心率變化不明顯。欣賞自然風光可以有效釋放心理壓力。建議心理壓力大的人經常走出家門,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3.聽音樂有助於釋放壓力。

斯洛伐克Kosice-SacaHospital的研究人員安排新生嬰兒聽古典音樂。研究人員發現,聽音樂後,嬰兒的壓力降低,呼吸變得更加平穩,情緒趨於平和。嬰兒聽音樂可以減輕壓力,對他們的健康有益。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組織誌願者參加了壹項研究測試。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將手浸泡在冰水中。在實驗過程中,A組聽音樂,B組做心算,C組看喜劇。研究人員發現:聽音樂的A組人忍受冷水的時間最長,可達5分鐘以上;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疼痛,緩解壓力,轉移註意力,控制情緒。

中國臺灣省高雄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36名孕婦進行了研究,其中約50%的孕婦被安排連續兩周每天聽30分鐘音樂。音樂內容主要是古典音樂、自然錄音或兒童音樂。研究人員發現,聽音樂有助於減輕孕婦的緊張、焦慮和抑郁。音樂可以放松神經,引發良好的情緒反應,釋放壓力,有益健康。有人建議聽舒緩或歡快的古典音樂可以釋放壓力。

感恩有助於釋放壓力。

戴維斯加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的研究人員指出,感恩的人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過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註重鍛煉,吃得更健康;感恩有積極的作用,可以幫助人提高免疫力,減輕壓力。而感恩的人往往更樂觀,樂觀的態度有助於緩解壓力。

美國IHM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1550人進行了為期五年的跟蹤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對身邊的人或事心存感激的人,免疫力更強,高血壓發病率更低,身體更健康。他們說:對妳所擁有的事物或人心懷感激,無論是住的房間、三餐的衣食,還是妳所取得的成就,感激或滿足都能促進催產素的分泌,催產素能放松神經,釋放壓力;感恩能讓人心情平和樂觀,有益健康。建議經常對各種事情說謝謝,有助於減輕壓力,有利於身心健康。

5.積極的口號有助於緩解壓力。

來自智利聖地亞哥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組織了30名退伍軍人和36名醫務人員參與這項研究。每個誌願者選擇壹個口號,每天對自己說,或者默默對自己說。壓力大的時候,他重復幾次。研究持續了5周。這些口號包括:沖刺,無畏,我的天,放輕松,親愛的,我很棒等等。

研究人員發現,幾乎每壹個受試者的壓力都明顯降低,失眠和焦慮都有明顯改善。

6.喝茶有助於減輕壓力。

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對75名年輕男性進行了為期六周的研究。這75個人被分成兩組。A組喝紅茶,B組喝紅茶口味和顏色的仿茶。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將對這些人施加壓力,並測量他們的心率、血壓和應激激素。

研究人員發現,當誌願者受到壓力時,每個誌願者的壓力激素水平都會升高,但50分鐘後,喝紅茶的A組誌願者的壓力激素水平平均下降了47%,而喝仿茶的B組誌願者僅下降了27%,這表明紅茶可以更好地釋放壓力。

第七,笑和樂觀有助於減輕壓力。

美國fMaryland大學的研究人員組織20名健康成年人分別觀看15到30分鐘的悲情和幽默電影片段。看電影的人在實驗前不要喝酒,不要吸毒,不要運動,以免影響實驗結果。看電影的人應該在看電影前後進行動脈血流量測試。研究人員發現,在觀看悲劇電影時,20名誌願者中的14人手臂動脈血流量減少。看喜劇電影時,20人中有19人出現過血流量增加;笑的時候,血流量平均會增加22%;人有精神壓力時,血流量會減少35%。

笑能使人心情愉快,降低血壓,降低體內應激激素水平,鍛煉橫膈膜,緩解疼痛,加速傷口愈合,放松肌肉,增加攝氧量,促進血液循環,鍛煉心臟,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34名健康人進行了壹項實驗研究。根據他們的態度和情緒,研究人員將他們分為樂觀組和悲觀組。然後,研究人員將感冒病毒噴到每個誌願者的鼻子裏,隔離觀察5天。研究人員發現,樂觀組的誌願者對抗感冒的能力明顯強於悲觀組的誌願者;樂觀度最高的人與樂觀度最低的人相比,感冒的概率多了三分之壹,說明樂觀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樂觀者對寒冷狀況的判斷明顯低於實際情況,而悲觀者對寒冷狀況的判斷壹般高於實際情況;樂觀主義者通常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壓力荷爾蒙水平也明顯較低。

美國弗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ofRochester)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2816名15年無心臟病史的成年人進行了跟蹤調查。研究人員要求受訪者估計他們在未來五年內患心臟病的概率。65,438+05年後,研究人員收集了他們的實際發病率。研究人員發現,認為自己可能患有心臟病的悲觀男性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是樂觀者的近三倍。

樂觀的心態可以緩解壓力,幫助內分泌正常有序,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悲觀者壓力大,內分泌可能被擾亂,生活方式往往不健康,容易引發心臟病。笑聲和樂觀可以釋放壓力。可以多接觸壹些樂觀幽默的人,或者看壹些幽默的小說和故事,或者看壹些喜劇電影和相聲小品,可以緩解壓力。

八、運動有助於釋放壓力。

美國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指出,經過1小時的運動後,人們會產生大麻素,這與吸食大麻對人體的影響類似,但運動產生的大麻素不會危害健康,反而能減輕人們的壓力,緩解運動帶來的痛苦,增加幸福感。運動有助於釋放壓力。

英國佛羅裏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00名辦公室職員進行了壹項研究。參與者可以自願選擇是否鍛煉以及參加何種鍛煉。參與者每天鍛煉30到60分鐘。研究人員發現,超過60%的上班族表示,運動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增強抗壓能力,增強耐受力。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無論妳進行何種鍛煉,只要妳鍛煉,就能減輕壓力,增強妳對工作、同事和自己的容忍度。

9.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於釋放壓力。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調查了265,438+00名健康男女。研究人員發現,睡眠質量差的女性比睡眠質量好的女性心理壓力更大,胰島素水平更高,更容易發炎,中風的概率更高,更容易出現抑郁癥狀。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SF)的研究人員指出,睡眠不足的人壓力更大,容易產生不滿和憤怒,暴飲暴食的概率更大;壓力越大,還可能導致睡眠障礙,壓力和睡眠障礙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10.深呼吸降低欲望,放慢生活節奏,可以有效緩解壓力。

深呼吸緩解壓力可以說是最便捷的健身方式,適合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基本方法:以放松的姿勢坐或站;用鼻子慢慢吸氣,默數5次,每秒1次,感受新鮮空氣充盈腹腔和胸腔,鼓腹開胸;屏住呼吸,默念5遍,感受註入身體的新鮮空氣;從鼻或口慢慢呼出肺部的舊氣,默念5遍;重復幾次或幾分鐘,直到妳感到平靜。

現代人因為欲望太高太強,心理壓力很大,活得很累。那麽,請降低妳的欲望,不要和別人攀比,簡化自己的生活,知足常樂。同時,請改變妳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如果妳的步伐太快,請放慢腳步,慢慢說話,慢慢工作,慢慢生活。這樣,妳的壓力就會得到有效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