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傳統的鍛煉養生法有三個特點:
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所有傳統的身體姿勢都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和經絡理論為基礎的
運動保健的基本點是養精、練氣、調神,以動形為基本運動形式,用整體觀來解釋運動保健中形、神、氣、血、表、裏的協調統壹。另外,養生操中的虛、實、動、靜動作都是以陰陽學說為指導,而動作的屈伸、俯仰則是以開合動作為指導。可見健身運動的每壹個動作、每壹種風格都與中醫理論息息相關。
註意意圖、調息和身勢的統壹。保健強調的是意向、調息和身勢的統壹,即意念、呼吸和身體運動之間的協調。
意向是指專註;調息指的是調節呼吸;動形是指身體的運動,統壹是實現形神的統壹;意與氣齊頭並進;形氣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動靜相生。這樣才能起到養生健身的作用。
集導引、氣功、武術、醫學於壹體。
千百年來,人們在保健實踐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形成了集導引、氣功、武術、醫學於壹體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保健方法。導引氣功衍生出來的技術有五禽戲、八段錦等。太極拳、太極劍等武術成就。
但無論哪種運動運用到養生上,都是強調有意防禦、調息、動形,都是以疏通氣血經絡、活絡筋骨、調理臟腑為目的。整合各家之長,是運動養生的另壹大特色。
對中國傳統養生體育的基本了解?
壹.基本概念
保健的概念:保健是根據生命活動的發展規律,保護生命,保養身體,增進健康,減少疾病,延長壽命的壹種自我保健方法。又名帶學生,道生。
傳統體育健身的概念:傳統體育健身是依靠人體自身的力量,調整和增加人體各部位的功能,誘發和激發人體內在的潛能,通過姿勢調整、呼吸鍛煉、意念運用等,起到防病治病、提高智力、延年益壽的作用。屬於人文科學的範疇。
第二,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內容。
氣功
氣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中,在與疾病和衰老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和確立的壹種方法和理論。
氣功鍛煉的本質是鍛煉真氣,培養元氣,扶正固本,所以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強免疫力。氣功鍛煉需要放松、寧靜、自然和排除雜念。
醫學討論證明,氣功鍛煉可以緩沖大腦對外界的應激反應,驅散恐慌情緒,使人處於放松反應狀態,從而增加食欲,提高大腦的消化吸收功能。氣功鍛煉還可以發揮人的潛能,調動自身的積極因素,起到自我限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