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以後是人生的高發期,骨質大量流失,容易發生骨質疏松或骨折。此外,肌肉質量下降,關節和器官老化。中年以後,壹定要做好養生工作,降低患病風險。
中年人如何做好養生保健?
1,定期體檢
每年去醫院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主要是預防乳腺癌、胃腸癌、前列腺癌、肺癌。特別是有疾病家族遺傳史和慢性病的人,更要重視體檢。
2.保證充足的睡眠
只有充足的睡眠才是健康身體的基礎。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肥胖、便秘、精力下降,容易導致猝死或癌癥。此外,長期睡眠不足會使身體處於緊張狀態,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導致血管收縮異常,使人經常感到緊張或焦慮,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
3.保護妳的胃
中年人要合理安排壹日三餐,每餐只吃七分飽。他們不能暴飲暴食,吃飯時細嚼慢咽,盡量選擇豆腐或雞蛋羹等軟的食物。然後有人問“怎麽細嚼慢咽?”教妳壹個很簡單的方法,妳可以試著每壹口咀嚼50~70次,這樣食物才會被細細咀嚼。
4.保護骨頭
護骨可以預防骨折,緩解老年人駝背問題,延長牙齒使用壽命。40歲以後每天喝500毫升低脂牛奶。適當的陽光照射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5.保持適度運動
每天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以使神經系統更加協調,增加骨密度,使肌肉纖維更加強壯。此外,還能增加肌肉儲備,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預防冠心病、高血壓或中風。可以選擇打太極拳或者遊泳,但是不能做劇烈運動。運動後身體感覺放松是最好的。
6.減輕壓力
中年人需要調整心態,正確面對得失,不要對自己期望過高。家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和理解,不應該為小事斤斤計較。他們可以通過聽音樂、運動、養花、練字來緩解壓力。
技巧
人到中年,壹定要重視體檢的好處,把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避免讓身體發胖,不能太瘦。戒掉抽煙喝酒的壞習慣,控制油和糖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