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後,張女士以為治好了,於是擅自停藥,覺得浪費錢。但是我怕血液循環不好,就想著泡腳換個好的。
但有壹天晚上,張女士泡完腳後,突然覺得很不舒服,呼吸困難,氣短。她家人出事後,被及時送往醫院救治。經檢查,張女士再次肺栓塞,誘因是泡腳!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無獨有偶,湖北漢口46歲的薛女士(化名)深夜下班回家泡腳,突然暈倒在地。被緊急送往醫院後,經檢查發現,薛女士是半夜用熱水泡腳導致原頭部動脈瘤破裂導致暈厥,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看到這裏,很多人都表示不解:明明是為了健康的足浴,為什麽會“致命”?
有過熱水泡腳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泡腳的時候整個人莫名其妙的感覺很放松。為什麽?
這還得說說下肢的血管。人的大腿上密布著血管。當腳浸泡在熱水中時,局部溫度升高,可導致動脈和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當富含營養物質和營養素的血液流量增加時,就會給人壹種舒適的感覺。
此外,用熱水泡腳還可以得到很多好處:
有助於睡眠:泡腳可以使足部的血液循環順暢,使血液更多地集中在下肢的末梢血管上,腦部的血流量會略有減少,使人產生睡意,從而有助於睡眠。
緩解疼痛:用熱水泡腳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降低腳部肌肉緊張度,緩解腰酸骨痛。
疏通經絡:“經絡通了,百病消”。腿部有很多經絡,包括膀胱、膽囊、胃、腎、肝。泡腳可以刺激這些靜脈,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可見泡腳不僅讓人感覺舒服,還能給人帶來很多好處。這是壹種經濟有效的保持健康的方法。
但對於壹些特殊人群來說,可能不太合適,不僅不能健身,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的皮膚比較脆弱,足部的末梢神經大多有問題,無法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如果足浴水溫度過高,他們無法及時察覺,很容易被燙傷。糖尿病足壹旦燙傷,如果不及時幹預,可能導致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截肢。
2.靜脈曲張/血栓形成患者
這些患者存在血液回流的問題,尤其是靜脈曲張患者,往往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此時泡腳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量,但不能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增加靜脈回流的負擔,加重病情。
3.足癬患者
腳氣多由真菌感染引起。用熱水泡腳不僅有殺菌作用,還會加重局部瘙癢,特別是對腳上有傷口的人。用熱水泡腳很可能造成二次細菌感染。
4.兒童
兒童正處於足弓快速發育時期,用熱水泡腳容易使足底韌帶松弛,影響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增加扁平足的發生率。
5.心臟病患者
這類患者心臟功能較弱,供血能力差。泡腳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使血液更多流向下肢,使心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引起胸悶、氣短、頭暈等不適。此外,心血管病人盲目泡腳還可能增加暈厥和猝死的風險。
可見泡腳並不適合所有人。泡腳前要了解清楚,以免健康受損,得不償失。
其實國外很少有人喝熱水,大部分都是喝涼水。只有中國人從小到大都喝熱水,喝熱水的習慣更是根深蒂固。為什麽?
中國人愛喝熱水可能與這些因素有關。在古代,熱水是壹種奢侈品,只有富人才有錢喝,因為它需要昂貴的陶器和燃料,可能還有壹種心理補償。
民國時期很多防疫條例反復強調飲水衛生,建議大家喝白開水。65438-0950,全國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再次強調喝熱水的重要性。從此,喝熱水有益健康的觀念就“種”在了每個人的腦海裏。
但事實上,喝太燙的水對身體不好。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超過65%的熱水列為2A類致癌物。如果經常飲用65%以上的熱水,會灼傷食管黏膜,改變其細胞結構,容易癌變,增加患食管癌的風險。
所以建議喝水的溫度壹般在40℃左右,嘴唇感覺不燙就差不多了。
熱水泡腳看起來是壹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其中有很多講究。如果泡腳方法不對,很容易傷害身體。
1.選擇合適的腳盆。
建議優先選用木桶和陶瓷鍋,尤其是用中草藥泡腳時避免使用銅鍋等金屬鍋,否則可能會與中草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鐵鞣酸等有害物質。
2.放足夠的水。
泡腳的時候水量壹定要夠,壹定要泡在小腿內側,才能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3、水溫要控制。
人的體溫在36 ~37左右,泡腳至少要比正常高,建議在40 ~ 45之間。
4.不要花太長時間
盡量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最晚不超過30分鐘。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時間過長容易增加心臟負擔。泡腳後,可以花3-5分鐘的時間進行足底按壓,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睡眠更穩定。
結論:泡腳好處多,但對某些特殊人群有害。同時泡腳時的水溫、水量、時間都需要控制。分享給愛泡腳的朋友。
#家庭健康衛士# #謠言零零計劃#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