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說“十滴血壹滴精”。這些壹方面說明腎氣是妳形影不離的終身伴侶;另壹方面也說明腎氣在生命活動中起著支配作用,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和衰老有關。所以,惜精可以固本,養氣可以集中。這就是中醫說的“得胃氣者活,失胃氣者死”的道理。
當然,養也是有前提的,因為人畢竟是壹個有機的整體。《蘇文鄭午昌大論》明確說:“夫經脈相通,氣血循行,以補其不足,以和為貴,以和為貴,以待其時,以守其氣,而不使其傾,其形顯,以怒久,稱聖王。”事實就是如此。“支持”其實是在雄厚資本基礎上的供給,必須有暢通的“交通”來供給。
所以首先要去糟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修復臟腑的主線和分支,這樣才能給予滋養。元氣得以滋養,精氣得以充盈,最終人體呈現出高度和諧統壹的狀態,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完美境界。
說了這麽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麽做呢?壹個重要的方面是對過去的生活做出調整。比如可以省房省力保陰精,戒酒保精。從行為上把握壹個關愛生命的度,做到“累而不倦”,避免身體的動態平衡被破壞。《蘇文宣明五氣論》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裏的眼光長遠,站著走著都可以算是“過勞”;坐久了,躺久了,“太容易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什麽都不做的生活是不健康的,工作太辛苦也不好。愛惜精華,戒淫,成就正業,是養生的重要關鍵。極度的放縱和禁欲,不符合養生的觀點。歸根結底,健康是需要管理的,管理的方式以後慢慢來,但是要樹立壹個基本的意識,就是成本意識,蘇文的陰陽學說所提倡的,要像壹個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