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人們對宗教的崇拜,幾乎所有著名的宗教建築都成為了當時建築的典範。無論研究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建築史,都必然會引用大量宗教建築的實例。它們不僅在結構、材料、裝飾、布局等方面體現了那個時代建築藝術的巔峰,甚至在處理建築與環境的關系上,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此外,由於人們對神佛的敬畏,宗教建築相對較少受到人為破壞,因此保存下來的著名建築較多。
例如,巴黎聖母院和德國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築的典範,意大利羅馬的萬神殿是羅馬藝術的典範,佛羅倫薩的聖·斯皮裏托大教堂和意大利的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典範。
中國的宗教建築中有許多奇怪的結構。比如應縣佛宮寺的薩迦塔(俗稱應縣木塔)高達67.13米,但整個木結構不需要壹顆釘子。它經歷了7天的地震和炮擊,屹立不倒。Xi大雁塔、開封塔、泉州東塔、西塔、大理三塔都成為這些城市的標誌性建築。
山西五臺山菩薩山頂的文殊殿,因雨後仍滴水不絕,故稱“滴水殿”。山西渾源懸空寺最為奇特。40多座廟宇和亭臺樓閣完全建在陡峭的懸崖上,所有的重量都由水平插入石墻的細柱和橫梁支撐。所以人們形容它是“三個馬尾吊在空中”。因為有風向,可以遮風擋雨,所以持續了1400多年,安然無恙。
2、宗教和藝術成就
宗教藝術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繪畫、雕塑、音樂、書法等等。這些藝術品的作者不僅有大量的非宗教信仰者,也有很多藝術造詣很高的宗教信仰者。
我國歷史上以藝術造詣著稱的宗教畫家有東晉的顧愷之,南北朝的張僧繇的楊啟德、王佑、曹,唐代的吳道子、周舫,清代的朱耷(八大山人)、石濤、西施、鑒江並稱為“四大畫家”。曹畫的佛像緊貼人體,充分體現了人體之美。吳道子畫佛像,衣袂飄動,飄飄欲仙。故世稱“出水,吳取風”。
佛教是中國宗教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大足寶頂山和北山石窟,須彌山石窟,昆明朱倩寺等都是中國著名的佛教石窟。中國的宗教藝術中有很多為世人所稱道的東西。比如《香音之神》(即飛翔),通過腰帶的飄動充分展現了飛翔的動態,這在藝術上顯然勝過給神靈插上翅膀
堆繡、發繡、唐卡、酥油雕塑等。是中國唯壹的藝術形式。為了娛樂神靈,宗教音樂和宗教舞蹈壹度非常流行,其中壹些保留至今。每當舉行儀式時,都必須唱基督教贊美詩。中國的儺戲、道教音樂、喇嘛教戲劇和薩滿舞蹈都是獨特的藝術形式。事實上,許多民間娛樂活動都含有宗教藝術的成分,其中大部分是由原始圖騰、原始祭祀儀式或活動發展而來的。
3.宗教藝術中的史料。
宗教是社會生活的壹部分,它的藝術不能不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因此人們可以從中了解到許多珍貴的史料。
比如從敦煌壁畫可以看到現存最早的五臺山地圖,古代官員出行的場景,古代建築風格,古代服飾,古代樂器等等。從洛陽龍門石窟,還可以看到古代的藥方和書法。更不用說宋代以後宗教藝術明顯的世俗化,而且形象真實地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這些都為今天的相關研究和借鑒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資料。
4、宗教武術與保健方法
宗教,尤其是中國的宗教,非常重視健身和養生,因而形成了影響很大的武術和養生方法。比如河南少林寺,湖北武當山,四川峨眉山,山東青島嶗山等。,除了他們的宗教建築,最有影響力的是起源於他們的地方的武術。今天,少林寺仍然保存著僧侶們練習武術的壁畫。中國武術和養生方法的影響早已傳播到海外。
擴展數據:
發展宗教旅遊;
近代比較著名的基督教聖地有教廷的梵蒂岡、據說是“聖母瑪利亞”的法蒂瑪(葡萄牙)、聯邦德國的奧普拉·格爾高、法國的盧爾德;佛教聖地集中在東南亞和中國,如斯裏蘭卡的佛牙寺和克拉尼亞佛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和新發現的佛指骨扶風法門寺;
伊斯蘭教有四大聖地: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和凱魯恩。其中,麥加是所有宗教旅遊中朝聖者最多、最有效的地方。市中心的清真寺占地654.38+0.6萬平方米,可容納30萬穆斯林同時禮拜。
把宗教旅遊作為寺廟道觀的壹種“觀光旅遊”,處於物質發展層面,表現出太多的商業元素。然而,宗教在啟迪智慧、喚起道德、重塑人生價值等方面的功能卻很少被發掘和發揮,其精神價值沒有得到彰顯。
百度百科-宗教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