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壹個鄉鎮的“全科醫生”,政策壹路保駕護航。
2065438+2005年7月,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培養的第壹批免費醫學畢業生將前往中西部地區的鄉鎮衛生院。為做好免費醫學生就業和畢業後教育工作,教育部等六部門近日印發《關於進壹步做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意見》,進壹步完善招生、培養、使用激勵和約束等政策,更加系統規範免費醫學人才培養,推進醫學教育協同培養醫學人才輸送機制。
新政明確,繼續免費培養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員。免費醫學生分為五年制本科和三年制專科,以五年制本科為主要培養專業,以臨床醫學和中醫學(含民族醫學)為主,培養工作主要由舉辦醫學教育的地方高校承擔。
在招錄環節,報考免費醫療定向就業招生計劃的考生須參加當年全國統壹高考,實行單排誌願、單批次、單評卷。本科計劃提前批次招生,高職計劃提前批次招生。免費醫學生在高校所在的全省(區、市)招生。原則上只招收農村學生。在符合備案條件的考生範圍內,優先考慮崗位設置單位所在縣的學生。
免費醫學生錄取後、取得錄取通知書前,須與培養學校和定向就業所在地縣級衛生計生、人社部門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承諾畢業後在定向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6年。免費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收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
圍繞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際需求,新政首先明確了培養目標,要求構建適合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免費醫學生臨床能力的培養。
新政明確,免費本科醫學畢業生在定向院校報到就業後,需參加3年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免費專科醫學畢業生需參加2年助理全科醫師培訓,培訓時間計入6年服務期。培養合格並達到學位授予標準的免費本科醫學生,可申請同等學力研究生教育,授予臨床醫學或中醫學專業碩士學位。
為鼓勵免費醫學生到鄉鎮衛生院工作,新政在職稱晉升、工資待遇、專業培訓、留用、服務期滿再就業等方面給予了六項優惠政策。
新政指出,免費醫學生註冊全科醫師後可提前壹年晉升中級職稱。職稱晉升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放寬外語要求,對論文沒有硬性規定,將會診數量、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作為免費醫學畢業生職稱晉升的重要因素。獲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的免費醫學生,在全科醫生特崗計劃中優先考慮。在開展或參加各類業務培訓時,優先考慮免費醫學生,鼓勵他們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新政明確,免費醫學生按照國家政策給予報酬,並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條件和周轉房。對服務期滿後願意繼續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免費醫學生,其所在單位應在績效工資分配上適當傾斜;服務期滿的免費醫學畢業生,同等條件下優先在城市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開招聘。
此外,新政指出,免費醫學生違反合同的,應當退還其已享受的教育培訓費和生活補助,並按規定支付違約金,違約事實納入醫生誠信管理,違約記錄應當公布並記入免費醫學生人事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