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別同學往往把吃喝當回事,到了結賬的時候,要麽找借口早退,要麽推脫。個別同學每次都嘗試,抱著不吃不喝白喝的想法,不是為了同學情誼,而是為了飯菜。但是每次決定下次聚會前分開結賬,個別同學就算打電話也打不到。想必參加過同學聚會的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類似的同學。
第二,畢業以來,同學常年分居。不同的人生經歷會導致不同的價值觀。單純,誌向不同,與道不合,不再是常態。就算有面子,有頭腦,也不會相處,除了打招呼,那是禮貌。開場白之後,妳永遠無話可說。氣氛凝重尷尬,無異於直接浪費時間,間接浪費生命。妳參加過類似的同學聚會。我肯定不想參與第二次,尤其是敵人會狹路相逢。俗話說,不是仇人不聚,很有可能會遇到懷念過去的仇人。不管他們是不是嫉妒,最後都會不開心。
第三,以前同學都在壹個起跑線上,有好感,即使不好也不壞。這種印象相當於靜態的畢業照。當他們久別重逢時,壹些好學生會到處互相競爭。現在生活各方面的分化都會成為比較的素材。總之是無敵的,不排除有壹些自吹自擂的同學無中生有或者虛張聲勢。同學聚會不僅會影響心態,也會影響心情。
第四,組織同學聚會的人很可能陷入兩難境地。混得好的同學擔心被粘住,即使被叫,也很可能直接或間接拒絕。混的不好的同學即使想上也未必會被叫到,混的不好的可能還是不屑於上。畢竟,他們可能會成為嘲笑或諷刺的對象。真正參加同學聚會的同學很少。話說回來與其參加無聊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