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生物體的三大組是什麽?

生物體的三大組是什麽?

生物群落是生態系統的核心,可分為三組:

第壹類是自養生物,包括各種綠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細菌,稱為生產者。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吸收的水、CO2和無機鹽轉化為初級產品——碳水化合物,並進壹步合成脂肪和蛋白質,用於構建自身。這樣,太陽能就會通過生產者的合成和轉化不斷進入生態系統,成為其他生物群體唯壹的食物和能量來源。化能合成細菌也能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但它們利用的能量不是來自太陽,而是來自某些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產生的能量。例如,硝化細菌可以將氨(NH3)氧化成亞硝酸和硝酸,並利用這種氧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水合CO2和有機物。

第二類是異養生物,包括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稱為消費者。顧名思義,這些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生產食物,只能通過直接或間接食用綠色植物來獲取能量。根據取食狀態不同,可分為直接依賴植物的枝、葉、果實、種子和雕落物的壹類消費者,如蝗蟲、兔、鹿、牛、馬、羊等草食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為二級消費者,如黃鼠狼、狐貍、青蛙等。食肉動物之間存在著弱肉強食的關系,其中的強者成為三、四級消費者。這些高級消費者是生物界最兇猛的食肉動物,比如水中的獅子、老虎、老鷹和鯊魚。有些動物既吃植物又吃動物,稱為雜食動物,比如壹些鳥和魚。

第三類是異養微生物,如細菌、真菌、土壤原生動物和壹些小型無脊椎動物。他們靠分解動植物殘渣為生,這些殘渣被稱為分解者。微生物分布廣泛,在土壤和水的表層含量豐富,在空氣中含量較少,大部分是腐生菌和黴菌。微生物是生物群落中最大的群體。據估算,1 g沃土所含微生物數量可達108。細菌和真菌主要是通過吸收動植物殘體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而生存,並在消化過程中從有機物中釋放出無機營養物質返回到環境中。可見,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起到了循環營養物質的作用。土壤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如線蟲、蚯蚓等,粉碎植物殘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起到加速有機物分解轉化的作用。此外,這些土壤動物還能在體內分解,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鹽,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