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石鼓養生粥

石鼓養生粥

十谷粥?又好吃又有營養。它幾乎包含了我們需要的所有營養。我現在告訴妳如何保持健康的十谷粥。詳情來看這篇文章。

養生十谷粥的做法

1十谷粥材料: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麥、蕎麥、芡實、燕麥、蓮子、燕麥片、薏米等。

2十粒粥做法:將混合好的十粒用水洗凈,以壹粒八杯水的比例放入鍋中。當水沸騰時,用文火煮,直到谷米徹底煮熟。

3十谷粥的營養價值:十谷粥富含維生素B族(B1,B2,B6,B9,B12),維生素A、C、E、D、K,礦物質(鈣、鐵、鎂、鉀)和微量元素(鋅、鉬、錳、鉀)。

註意事項:

如果孩子吃後感覺不舒服,就在粥裏加壹把葡萄幹,既好吃又有營養。

關於健康的十谷粥

營養十谷粥的故事

網上流傳著壹個故事。壹個弱女子得了癌癥,然後得到壹個和尚的指點。她每天喝十粒粥,癌癥卻無藥可治。故事裏配了10股,包括趙彌,黑糯米,小米,小麥,賣,蕎麥,芡實,燕麥,蓮子,燕麥片,紅薏米。真假我們無從考證,但多吃五谷雜糧有益健康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去市場把能找到的菜都買了壹斤,洗幹凈泡在水裏幾個小時,再慢慢煮,就成了香噴噴的十粒粥。

原材料分析

在這種十谷粥的配方中,指的是只去掉米中粗糠,保留胚芽和內皮的淡黃色大米。各種五谷的營養都集中在胚芽和內皮裏,掌管妳的生命,相當於人的大腦,內皮相當於人的皮膚。加工出來的白米失去了大腦和表皮,導致雜菌的入侵,侵蝕了本來就不多的營養成分,而大米依靠原有的生命力和營養成分,可以抵抗雜菌。

生產方法

糙米泡幾個小時,煮的時候加比主白米多壹點的水,再加幾滴油壹起煮。吃起來又香又好吃。也可以把泡好的雜米用攪拌機磨碎,煮成大米粥。因為已經泡過,磨過,所以非常好煮。水燒開後煮幾分鐘就可以了,雜糧磨好後還能守時,別有壹番風味。

中醫養生秘方粥

養生粥用料及做法:用料(五天用量):

1、綠豆50克(入心經,清熱解毒,益肝)

2、薏苡仁(脾、肺、清熱化痰、入腎)50克。

3.蓮子50克(清心養心,入腎經)

4、白扁豆50克(脾臟、黑毛)

5、大棗(健脾、補血)30克

6.枸杞(入肝經、腎經)10g。

7.黃芪250克(補氣)。壹般人的用量是每天30克。

[轉載]93歲老中醫養生秘方粥

練習:

1.黃芪浸泡20分鐘,加兩碗水,砂鍋煎15分鐘,然後倒掉水,再加壹碗水,然後倒掉水,兩次煎後的潷水作為煮粥用水。

2.將前五種材料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黃芪水,用武火煮沸後文火燉40分鐘,再加入枸杞,煮10分鐘。以我的經驗,不銹鋼鍋的水可以適當增加。白扁豆和薏米最好先泡2-3個小時,紅棗去核的成分容易煮。蓮子不用泡,紅蓮子好煮,白蓮最好破邊。取出蓮子心。)

用法:每天取五分之壹,早餐前吃壹半,晚上吃壹半。

這七種材料的作用是在網上找到的:

1.綠豆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還有壹個重要的藥用價值就是解毒。李時珍曾指出:綠豆(豆)肉平,豆皮寒,能解石、砒霜、草木之毒。1升綠豆,生粉60克,甘草60克,水煎,可解各種毒素。

2.白扁豆微溫,味甘。【主治】健脾祛濕,和中解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白帶過多,暑熱吐瀉,胸悶腹脹。用炒白扁豆。

3.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腎經;健脾止瀉,補腎,收斂清,養心安神。用於脾虛泄瀉,遺精,心悸,失眠。主治夜間嗜睡、失眠、健忘、煩渴、腰痛、腳軟、耳聾、遺精、淋證、久痢、虛瀉、婦女崩漏帶下、胃虛不喜食。

4.薏苡仁的食療作用

1)是常用的祛濕利尿劑,有利於消腫、健脾祛濕、舒筋活絡、除痹、清熱排膿。

2)用於頭發:具有滋養頭發、防止脫發、使頭發順滑柔軟的作用。

3)用於皮膚:能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對面部痤瘡、皮膚粗糙有明顯療效。此外,它還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其提取物添加到化妝品中也能達到防曬和防紫外線的效果。

4)另外,薏米是壹種腌制食品。煮軟壹點或者炒壹炒更有利於腸胃的吸收。經常感覺疲勞沒有力氣的人可以多吃。薏仁富含蛋白質分解酶,能軟化皮膚角質。長期使用對皮膚有疣、粗糙、不光滑者也有效。

5.大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的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精神萎靡、失眠多夢患者的良好保健營養品。

6.枸杞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眼睛流淚,勞咳,消渴遺精。

7.黃芪味甘,微溫。本品能健脾益氣、補肺固表、利水消腫。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弱,中氣不足,內臟下垂(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嗽氣短;氣虛自汗容易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四肢麻木,或生瘡造物不易愈合;解渴(糖尿病)。

?黃芪就是這樣壹種可以大大補充元氣的藥物,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能補氣。所謂氣,就是功能。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壹個人的機能,也就是能量。如果氣充足,他的精力就會旺盛。氣虛則精力不足,容易疲勞,耐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