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溫泉需要註意什麽?
浸泡前:選擇溫度,看酸堿。
泡溫泉前,先問服務人員泉水質量和pH值是多少。酸堿度過高的溫泉最好用自來水稀釋。失眠、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腦溢血後遺癥者,應選擇37℃-38℃的溫泉;風濕病、腸胃病、神經痛等人群。應選擇溫度在43℃-45℃的高溫溫泉。因為傷口或皮膚真菌感染等問題,最好不要去泡溫泉。浸泡前清潔身體時,不需要用力搓揉,以免搓掉皮脂膜,讓泉水刺激皮膚。
浸泡時:不要超時,敷面膜。
泡溫泉的時間壹般每次20分鐘左右,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在溫泉池中,臉部的毛孔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對皮膚造成傷害。泡的時候最好敷面膜,或者用冷毛巾擦臉。
浸泡後:不要開車,註意保暖。
泡溫泉是壹種中等強度的運動,不僅能使身心得到徹底放松,還能降低敏感度和註意力。所以司機開車前壹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浸泡後立即按摩意味著血液同時加速兩次,增加了心臟的血液攝入,可能導致身體缺血或暫時性休克。泡完溫泉,也要註意保暖。妳應該擦幹全身,尤其是腋下、胯部、肚臍、四肢周圍的皮膚褶皺,然後在臉上和全身塗上乳液,保濕並鎖住皮膚的水分。
2.泡溫泉的好處
1,溫泉浴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永葆青春。
2.溫泉浴可以放松肌肉和關節,達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3.露天溫泉加森林浴的日光浴,對骨質疏松癥患者特別有幫助。溫泉中鈣和適當的紫外線相互作用,對身體有益。
4、瀑布浴可以活動筋骨,緩解酸痛等癥狀。但應盡量避免與泉水成直角的直接沖擊,以斜角毛巾敷患處緩解水壓為宜。
5.溫泉中的化學物質有美容效果。硫磺泉能軟化角質,明礬泉有收斂作用,含鈉元素的碳酸水對皮膚有漂白軟化作用。
6.冷熱泉交替可以使血管擴張收縮,增強全身肌肉。不過水溫和時間以個人舒適為宜。不會因為溫差大而引起身體不適。
3.冬天遊泳後適合泡溫泉嗎?
冬泳後不能馬上泡溫泉。
泡溫泉前不能做劇烈運動,冬泳水溫壹般在十幾度甚至更低,而溫泉的溫度壹般在35度以上,高的有40多度。冷熱刺激,身體受不了這麽大的溫差,容易造成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