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什麽?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什麽?

儒家養生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體現在醫者以仁心治病救人的醫學要求上。

儒家養生是壹種“以心為本”的養生體系。儒家養生是通過鍛煉身體、鍛煉筋骨、修身養性來達到精神升華。它的最終目的不僅是為了健康,也是為了長壽和道教。儒家強調心的道德主體作用,心是人的形、氣、意三相壹體的有機體。心是意識層,形氣是無意識層。

可見儒家養生是為了培養道德實踐的能力。儒家養生以修身養性為主要內容,以養氣為健身的重要任務,以“仁”為理論指導,以“天人合壹”為哲學基礎,使“中和”成為最高境界。儒家養生思想把生命的價值和養生的必要性統壹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念中,並不以單純的養生為重要任務。

而是從整體上關註社會人的生命存在,培養人們不嚴肅對待生命的大無畏養生精神,屬於道德養生範疇。孔子在儒家養生理論中,最早提出了“仁者長壽”和《論語·雍也》的觀點,後來又非常肯定地提出:“大德者長壽”,“中庸”認為只有德者才能長壽。

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心理健康是擺脫疾病、延年益壽的必要前提。顏回問孔子“心齋”是什麽,孔子說:“首先妳要全身心的放松,靜下心來,擺脫其他的雜念,這樣妳的思想和意識才能逐漸的匯聚起來,集中在壹件事情上。同時要調整呼吸,使呼吸由快變慢,由淺入深,這時就不用用耳朵聽了,要用心去感受。

然後我就深化練習,心無雜念。此時,我已經到了心與趣相依的地步。那時候,我是聽不到用心的。是時候用氣體來誘導了。耳朵的功能只能聽到聲音,心臟的功能只能感受到外面有形的東西。氣是虛的,是空的,但又是無處不在的,能容納壹切。當修煉進入高級,大腦思維也進入非常安靜的狀態。

漸入混沌境界,氣為壹,心無聲。此時人與自然融為壹體,真相大白,仿佛進入了壹個空明的世界。這時,“道”自然與妳不謀而合。這就是空性,也就是心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