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中國有使用中草藥的悠久歷史。安利表示將在中國建立植物研究中心,專註於中國傳統中藥材的研究和試種,表示看好中國中藥材的前景。除了安利,像聯合利華這樣的世界知名企業也開始在中國投入中草藥的研究。
材料三:中醫是壹門具有中國特色的生命科學,是壹門科學與人文很好結合的學科...近百年西學東漸,加上當今市場經濟價值取向的作用,壹些中醫在診治疾病時往往以西醫為主導,以中醫為陪襯。更有甚者,不著邊際,辯證,從而失去了中醫理論對診療實踐的指導。對此,不少中醫界的有識之士頗為擔憂和痛心。
——王永炎為《中醫臨床必讀叢書》作序(節選)
請回答:(請勿復制原文)
(1)中國古代著名的內科醫生、醫學家有哪幾位?請寫下其中的兩個。(2分)
②根據材料,中外對中醫和中草藥的看法有哪些不同?(2分)導致近代中醫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有哪些?(2分)
如何看待中醫的存廢與發展?(3分)
38.(***9分)①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孫思邈。(2分。每答對1題壹人給1分,任意兩人答對滿分。②觀點:中國對中草藥療效有懷疑,國外對中草藥前景看好。(2分,每分1分。回答中國的質疑和外國的樂觀兩個關鍵詞給分,表達相同意思給分。近代以來,西學東漸(或者說中國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西方自然科學、哲學、醫學對中醫提出了挑戰);當前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2分,每分1分。本問題為開放性問題,分值為***3,可用於多種觀點和討論。如果論據討論清楚,會酌情給予。例子如下:)例1:中醫要保留和發展。(1分)中醫的發展首先要繼承。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了中醫理論和實踐的有效性,所以我們應該充分重視和發揮中醫的價值。(1)其次,要創新(或發展),廣泛吸收現代科學和醫學的成果,更新知識,實現中醫現代化。(1)(回答繼承、創新、發展,不討論、不討論論點只給1;對那些有論點並能理解它的人給2分。)例二:中醫要廢。(1)中醫跟不上先進科技的發展,診療不準確,不科學,應該被科學的西醫取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