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冷穿厚衣服保暖。為了保暖防寒,有些人精心打扮,以為穿得越多就越暖和。其實這是片面的。因為衣服本身不產生熱量,只起到隔離的作用,使衣服與身體之間、衣服與衣服之間形成良好的小氣候區,緩沖了外界的冷空氣與體表的熱空氣之間的對流,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而感到溫暖。穿上壹件衣服,空氣層厚度增加,保暖性加強。而當空氣層厚度超過1.5 cm時,衣服內空氣對流明顯增加,但保暖性下降;從生理學角度來說,穿太厚的衣服會抑制體溫調節功能的適應性,削弱禦寒能力。另外,穿太多衣服臃腫,既不美觀,也不方便移動。
溫馨提示:冬天要有壹定數量的衣服和合適的厚度。冬裝宜選用輕薄保暖的羽絨制品和不適合冷空氣的皮衣。辦公室白領盡量不要穿太緊身的高領內衣或毛衣,否則容易壓迫頸動脈,導致腦組織供血不足。
(2)戴口罩禦寒為了禦寒,很多人都戴口罩,這樣其實會降低人的禦寒能力,更容易感冒。因為鼻粘膜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它的作用是對進入鼻腔的冷空氣進行加熱和加濕。當冷空氣通過鼻腔吸入肺部時,通常接近體溫。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黏膜和整個呼吸道都得不到鍛煉,稍微有點感冒就會感冒。
有些人喜歡用圍巾當口罩,因為圍巾的原料多為羊毛和化纖面料。如果把圍巾圍在嘴上,呼吸時纖維和細菌會被吸入肺部,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溫馨提示:在野外或空氣汙染嚴重的環境中行走,戴口罩抵禦寒冷和風沙是必要的,但時間不宜過長。
(3)愛穿尖頭鞋。街頭時尚女性的尖頭鞋,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別樣的風情。但是,“寒從第壹步起”。專家指出,穿尖而窄的腳趾的鞋子走路時,人體重心會向前傾斜,會使腳部血液循環不暢。時間長了,腳的皮膚會受損或者會長水泡。在寒冷的天氣裏,這樣的腳最容易凍傷。天氣稍熱時,凍傷的腳會開始發癢。凍傷嚴重的話,明年還可能復發。
小貼士:冬天應該穿寬松保暖的鞋子。如果真的想穿那些尖頭鞋,可以在辦公室準備壹雙舒適的平底鞋,方便更換。
(4)關好門窗,溫暖入睡。冬天關門窗睡覺確實會減少空氣對流,提高室內溫度,但由此產生的空氣循環危害更大。據專家介紹,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發生5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149種從呼吸道排出。這樣壹來,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埃顆粒,對呼吸道產生影響,所以關著窗戶睡不好覺的人,往往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小貼士:不要整天關著門窗,因為外面很冷。經常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冬季每天開窗2 ~ 4次,每次持續時間約10分鐘。特別是病人的住處更要註意經常通風。
(5)空調溫度高,舒適。冬天寒風刺骨,有的家庭用空調禦寒保暖。為了享受室內的溫暖,相當壹部分人喜歡把空調的溫度調到27℃以上,讓室內的溫度如同春夏之交,真的讓人感覺很舒服。雖然空調的高溫給工作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的人很容易患上空調綜合癥。具體表現為鼻塞、咽幹、口幹、頭痛、免疫功能下降等。尤其是冬天,如果室內外溫差在25℃以上,壹旦有事外出,很容易感冒;壹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容易發生心肌梗死、中風、面癱,甚至死亡。
溫馨提示:適當使用空調有益健康。使用空調時,可以在室內放壹個加濕器或壹盆水,保持室內適度濕潤。室內溫度調節要適當,溫度要慢慢升高。溫度調到合適的時候,要脫下外套,不怕麻煩。如果要出門,要慢慢把溫度調到15℃,不要馬上離開空調房,讓鼻腔適應空氣溫度。夜間睡眠的適宜溫度在65438±05℃至65438±08℃之間。有感冒或其他傳染病患者的家庭不宜使用空調。
(6)壹端洗熱水澡。冬天洗澡也要註意壹些問題。不能壹開水龍頭就從頭開始洗澡,要從腳開始洗。因為冬天的皮膚溫度低於洗澡水溫,而冬天用的洗澡水溫往往高於夏天,突如其來的熱水會讓心臟無法負荷。此外,很多人因為怕冷,經常會提高水溫,但太熱的水會使皮膚失去水分,使皮膚幹燥,甚至導致微血管破裂。
小貼士:冬天洗澡前最好把腳弄濕,讓腳先適應水溫,然後慢慢把水倒在身上,開始洗澡。冬天洗澡適宜的水溫是37℃到42℃,所以冬天洗澡水的溫度比體溫略高。另外,天冷時洗澡最好不要超過壹刻鐘,以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