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人所說的“立秋三禁”,並不是指壹個簡單的三方面的禁忌,它包括“三不睡、三不幹、三吃”三個部分。由此可見,講究和諧比年輕人想象的要復雜得多,需要堅持健康的飲食和作息。
“三不睡”就是沒有被子睡不著,晚上睡不著,晚起睡不著。立秋後,天氣會明顯轉涼,有時會連續陰雨天。俗話說,壹場秋雨壹場感冒,如果不保暖就睡著了,很可能會因為覺得冷而導致身體不適。所以“沒被子睡不著”強調的是睡眠時的保暖工作,不能馬虎大意。
秋天是滋養身體的最佳時節,涼爽的氣候更容易讓人體處於更好的狀態。不熬夜顯然更有利於身體的修復和恢復。如果連基本的睡眠時間和質量都不能保證,很可能造成身體的透支。所以秋天不熬夜很有必要。
周末很多人都有睡懶覺的習慣,叫做春困秋乏。但實際上,晚睡的習慣並沒有幫助身體休息,不僅會擾亂正常的生活和休息,還可能導致人體的精神狀態。
“三不做”就是“不去野外遊泳”、“不洗冷水澡”、“不暴飲暴食”。顯然,不去野外遊泳,不洗冷水澡,都是基於秋天天氣轉涼的考慮。雖然看起來秋天的天氣早晚都在變冷,但實際上室外水溫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如果去野外遊泳,很可能導致感冒,感冒。洗冷水澡也是如此。如果水溫太冷,容易導致濕氣的入侵。特別是不要用冷水洗頭,否則容易誘發頭痛、感冒等身體不適。
“不暴飲暴食”的原則,強調秋季“平補”的概念。保持適度的飲食更有利於腸胃的調理,否則很可能造成脾胃不和,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雖然有秋季進補的說法,但是進補也要講究科學方法。太油膩的魚和肉顯然不適合。暴飲暴食只會透支脾胃的消化能力,不僅容易誘發肥胖,還可能引起脾胃失調、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不適。
“三吃”是指吃時令蔬果,吃溫和食物,吃營養食物。秋季當季水果種類多,口感相對更好。因此,立秋後,人們可以吃更多的水果和蔬菜來幫助他們消除熱量。此外,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也非常有利於人體營養素的攝入,而且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幫助人體改善便秘。
秋天本身又熱又幹。如果人吃了辛辣的食物,有強烈的刺激性,很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增加身體的消化負擔。有時候多吃壹些性質溫和的食物,會更有利於身體調理。特別是不要吃壹些生冷的食物,不僅對身體不好,還可能導致腸胃消化不良。
老人總說秋天要秋肥,所以立秋後,人們可以適當吃壹些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盡量保證營養攝入均衡、充足。秋天過後,將迎來寒冷的冬天。如果在秋季適當補充,將更能迎接寒冬的到來,為人體積蓄能量。
雖然老人的“立秋三禁”會讓人覺得生活中的禁忌和禁忌比較多,但從身體保健的角度來說,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秋天本身更適合身體調理,涼爽的氣候更容易讓人體處於更舒適的狀態。因此,立秋後,堅持科學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對保持健康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