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第二章“四氣調神論”,具體介紹了壹年四季的養生方法。“四氣調神”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規律來調理。這與中國人“天人合壹”的思想是分不開的。春天是溫暖的,夏天是炎熱的,秋天是涼爽的,冬天是寒冷的,所以我們應該根據天氣的變化來養生。
養生的重點是調整心態,也就是調理精神和情緒。而且壹個月、壹天的保健,和壹年四季的保健是相通的。根據每個人體質的差異,找到合適的調養方法,讓每壹刻都健康快樂。
四季養生的總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具體怎麽養?春夏怎麽養陽,秋冬怎麽養陰?
歷代說法不壹。有人說“春夏養陽”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秋冬養陰;但也有人說“春夏養陽”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秋冬養陰,因為春夏養陽多,秋冬養陰多,所以要稍微抑制壹下。
那麽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我們應該如何把握這個養生的大原則?理解錯了,結果就不壹樣了。
我覺得要看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了。養陽養陰其實就是調節陰陽,也就是調和陰陽,達到壹種中性的狀態。這壹點非常重要。
如果壹個人的自身體質以濁陰為主,屬於陰性體質,那麽在春夏兩季,就要扶陽,展陽。如果壹個人本身的體質是陽陽性,那麽春夏去養陽,就會帶來問題,容易上火,出現口腔潰瘍、生瘡、牙齦腫痛、口幹、皮膚幹燥、便秘。因此,對於這類人來說,陽氣應該在春夏兩季加以抑制。
具體做法是根據日月的升降和早晚的長短來調整自己的日常生活。在飲食上要吃壹些降火抑陽的食物,不能吃扶陽升陽的食物,否則會造成陽亢陰虛的問題。
中醫有壹種治療方法叫“熱者冷,冷者熱”。這原本是指治病,也可用於養生。熱的人和積極的人多吃涼的東西;冷的人和消極的人多吃些溫熱的東西。只有這樣,陰陽才能和平。
如果壹個人自身的體質是陽性的,那麽在秋天和冬天,就有必要幫助殷琦。如果壹個人本身的體質是陰,那就是陰性。那麽到了秋冬,就會帶來陰盛陽衰的問題。所以偏陰的人,陰氣太足,秋冬會抑制陰的生長。
我們應該靈活運用這壹原則,根據人體的不同體質應用養生原則。所以,區分個人體質是偏陰還是偏陽,是陰陽平和,是非常重要的。
四氣是四季之氣。四時之氣為陰陽之氣,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就這樣。養生變得很簡單,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四季養生的總原則。既要順應天道,又要順應天時。
"四時陰陽之人是萬物之本."“陰陽,天地之道,萬物之紀,變化之父母,生死之始,神之家。”所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壹個總結,也是養生的基礎。
壹年養生,重節氣
在壹年中,我們應該特別註意四個節氣的維護,即春分、夏季至日、秋分和冬季至日。這四個節氣在陽歷的3月、6月、9月和65438+2月,基本都在22號左右。這四個節氣和這四個月的養生是全年養生的關鍵時間。在這四個節氣和四個月中,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六月和65438+二月比較重要。
因為春分和秋分,晝夜的時間和陰陽壹樣長。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是陰陽最不對等的時候。
夏季的至日白天最長,黑夜最短,也就是說,陽光最充足。殷琦最弱的時候,楊琪最強的時候會減少,最弱的時候會增加,所以這個時候壹定要多註意維護心陰,克制心陽,不要讓心火太旺。冬季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也就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候,陽氣最弱的時候會增加,陰氣最盛的時候會減少,所以這個時候壹定要多註意腎陽的保養。不要讓腎陰太涼。
四季養生也很重要,就是四季與五臟相協調。四時四臟配合,春為肝。夏為心,秋為肺。冬天是腎。
壹月健身,看月亮。
古人很早就知道壹個月有四種月相變化:暗、新、弦、望。壹個月,月初,月亮開始露出月牙,稱為“新月”。初八左右是上弦月,十五月亮最圓。然後月亮就漸漸缺了,23號左右是下弦月,到了30號就“暗”了,月亮完全沒了。而月亮的圓缺與人體密切相關。
比如女性的月經是按月落的,它的周期和壹個月的盈虧幾乎壹樣,都是28天。美國有專家發現,月經周期與月亮周期有關。但女性的月經因人而異,主要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物節律不同。
《黃帝內經》有雲:“月升不泄,滿月不助。”月亮剛開始升起的時候,妳不能讓它出來,妳要跟著它走;滿月的時候,就補不上了。養生也是如此。月亮升起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但是滿月的時候不能增加,不然就太多了。月圓後,會逐漸缺。這時候運動量要適當減少。
壹天的健康取決於時間。
每天的保健和每個月的保健,壹年四季的保健是壹樣的道理。每天的養生也有四個最關鍵的時期。在壹天的十二個小時中,最重要的是四個小時:中午,中午,早上,下午,早上,下午,早上,早上,晚上,早上和晚上。
晚上是11~1。這個時候就像冬天,陰陽相遇,陰到極致,陽開始出現。壹般人晚上應該是9-11睡覺,午夜應該是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
中午是11 ~ 1中午。這個時候,妳也需要練習。這個時候也是陰陽相遇的時候,陽達到極致,陰開始出現。結合小時候的睡覺方法,就是所謂的“經絡睡眠”。中午的睡眠應該是深度睡眠,中午的睡眠時間應該短壹些。
石矛和尤氏就像春天和秋天。石矛是早上5點到7點,優士是下午5點到7點。這兩個時辰的養生與春秋時期是壹致的。
壹年四季的保健,壹月四個月相的保健,壹天四個主要小時的保健都有相似之處。總的原則是順應天氣,天人合壹,與天氣陰陽變化的節奏同步。
宋代著名禪詩:“春有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如果妳不多管閑事,那是人生的好時光。”說到四季的氣候和季節特點,其實我們每個人也可以把人生分為四季:春夏秋冬。最重要的是多管閑事,明辨是非,也就是調整心態。這是《黃帝內經》四氣調神理論的重點。
本文發表於《健康周刊》2020年5月12,06版。
最初發表在《中國中醫藥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