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到了妳的生日。每年妳和妳妹妹過生日之前,都是媽媽最懷念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媽媽會完成壹件“大事”,給妳壹份生日禮物——壹封信,也是對妳壹年來生活、學習、成長的總結。
媽媽覺得給妳寫“生日信”比自己寫“工作總結”更用心,更認真。我寫這封信給妳,希望幾年後我們再讀的時候,能回憶起妳兩歲時的樣子。
兩歲,是的,妳已經長大了。現在的妳越來越喜歡說“姐姐/寶寶自己來”“我不要了”來證明自己是個小大人了。首先,媽媽祝妳快樂成長!永遠保持好奇!然後我想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我不知道現在除了贊美還能對妳說什麽…謝謝妳出現在我的世界裏,這兩年來壹直讓我震驚和驚喜!謝謝妳讓我的人生更加完整,讓我懂得珍惜和感恩!
能陪妳壹起成長,記錄每壹個快樂的瞬間,是媽媽給未來的禮物!
對於未來,媽媽不要求妳非富即貴,只要求妳永遠被愛包圍,享受愛!
願妳壹生努力,壹生被愛,擁有妳想要的壹切,放下妳得不到的壹切。也祝妳明了,豁達,執著於得失,笑口常開!
把孩子養到兩歲還說不累,這不合邏輯。在這個過程中,多少雞毛散了又撿,我甚至想說“我累到姥姥家了”。妳是我的第二個孩子,很多都不是第壹次經歷,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是,不同時期不同的心情是相似卻完全不同的。妹妹母乳餵養4個月,妳母乳餵養11個月。妹妹小的時候,我媽只休了四個月,妳,我媽休了半年哺乳。
第壹,我媽是高齡產婦,壹邊上班壹邊照顧妳(上班路程長,早出晚歸),擔心身體吃不消;二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妳,畢竟家裏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七八年前了,照顧孩子還是很麻煩的。
在家陪妳的壹年裏,我見證了妳成長的足跡。通過這件事的“累”,我發現人有這麽大的潛力。每當有什麽困難,我都能夜以繼日地去做。是妳的到來增加了我的勇氣。
妳滿壹歲後的第三天我就上班了,我提前做了壹些事情讓妳適應媽媽的工作日,所以妳沒有表現的不舒服,每天吃喝耶戈都很正常。
才過了壹個星期,我發現妳見到我的時候沒有那種激動的表情了。即使妳下班回家,妳媽媽也伸出手來擁抱妳。妳不肯投入父親的懷抱,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去找奶奶。妳那麽依戀妳奶奶,哭的時候沒人要她,只知道她,讓我好難過好嫉妒。這樣下去我能怎麽辦?媽媽才上班壹周,就疏遠她了。
所以我媽就想,如果她想改變現狀,在她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照顧妳。尤其是節假日,盡可能日夜照顧好自己,盡可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盡可能抽出時間陪伴妳,甚至放下工作,先多陪陪妳。媽媽也知道,高質量的陪伴和投入是寶寶成長的必需品。
寶寶,妳兩歲了,思維能力比壹歲的時候提高了很多。妳可以很容易地表達妳的想法,對壹些特別的事情感到高興,所以媽媽決定給妳過壹個好生日。媽媽和姐姐花了壹天時間裝修房子,讓妳覺得這壹天特別有意義,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儀式感。
生日對妳來說可能是壹種幸福的背書。對於我們的父母來說,過壹個生日,就意味著妳會有壹個新的征程豐碑,人生的新階段。舉辦生日聚會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讓妳的生日成為妳壹生中最難忘最美好的回憶。
離妳生日還有十多天。爸爸高興地告訴妳:寶貝,離妳的第二個生日還有十多天。妳眉開眼笑,馬上用牛奶回應:爸爸,給寶寶買個蛋糕。然後用手摸了摸頭頂說,戴上帽子,吹滅蠟燭。可愛的表情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我當時就驚呆了。妳是怎麽知道妳生日的細節的?妳還記得妳第壹個生日的場景嗎?還是去年10月妹妹生日留下的印象?
然後家裏人就開始逗妳了,爺爺:妳要爺爺吃蛋糕嗎?妳點點頭,回答“是”(對我家寶寶來說牛逼,用英語)。然後壹個壹個數:爸爸吃,婆婆吃,姐姐吃,媽媽吃,大家都吃,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寶貝,妳是我們快樂的小水果。家裏有個孩子特別活潑。孩子就像每個家庭的幸福果實。我們家裏有妳和妳妹妹,很熱鬧。看著妳們天真無邪的笑臉,再苦也沒什麽。
自從妳出生後,家裏就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玩具的聲音,孩子的哭聲,笑聲和喊叫聲,大人的玩笑和兒歌,還有妳和妳妹妹為了掙錢玩具的哭喊和打鬥,都變成了壹首快樂、美妙、歡快的交響樂。謝謝寶寶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增添了樂趣。
寶貝,妳特別喜歡笑。只要我們看著妳,妳就會回應我們的笑臉,或者給我們壹個滑稽的表情。只要有人調侃妳,妳就很不好意思像個小花壹樣對著別人笑。大家看到都想抱抱妳。現在經常抱抱玩,總想和別人說說話。
剛學會叫“爺爺”的時候,每當在電梯裏的樓梯上遇到頭發花白的老人(男性),都會主動叫壹聲“爺爺”,引來壹大堆敬佩和親切的話語。妳爺爺經常表揚妳。妳會比妳姐姐更早被叫“爺爺”,妳姐姐被叫“爺爺”是最晚的,但妳早就可以被叫“爺爺”了。
爺爺別提有多開心了。每天早上出門前,他都會看看妳是不是醒了。當他回來的時候,在人們進入房子之前,聲音來了“我的小閆妍在哪裏?”妳走後會跑到門口回應“寶寶來了”或者“姐姐來了”。妳不能從我這裏說出妳,但妳只會稱自己為“寶寶”或“姐姐”。
兩歲的妳是壹個很樂觀的孩子,媽媽在睡夢中多次被妳的笑聲驚醒。白天,他也是壹個無憂無慮的孩子。看到外面的貓狗和有趣的東西,會開心的笑。
有時候我會因為不滿意而哭,但只要被我抱在懷裏,我立刻破涕為笑。爺爺總說:“閆妍哭得快,笑得也快,壹看就知道是假哭。”我妹妹小時候不像妳。她不開心的時候,只要壹哭,就要半個多小時。不管她怎麽哄,都讓老人擔心擔心。
現在妳可以說很多了。另外妳很健談,真的是個話匣子,但是妳出門的時候很安靜,很乖巧。壹起玩的孩子家長都會誇妳很乖,沒見過妳哭。
今年因為疫情,我們兩三個月沒出門,天天待在家裏。壹開始我們擔心妳會鬧,要求出去玩。
全國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我們正好在文沖,房子比較通風,住著也舒服,所以妳適應的很好,也沒有吵著要出去玩。我記得年前我們去之前,在中山八中,妳幾乎天天提醒婆婆:“奶奶,換衣服,出去玩,出去玩。”
壹旦看到奶奶沒有及時反應,就開始哭鬧打鬧,或者把婆婆拖到房間裏,主動去衣櫃幫婆婆找衣服出門。妳壹邊找他們,壹邊說:“婆婆,換衣服,出去玩。”那時候妳不能用整句話表達自己,但是妳用兩三個字表達了妳的想法。
沒想到春節妳在文沖特別配合。妳每天和妳妹妹在家裏玩,和她玩各種遊戲,玩捉迷藏,在客廳走廊跑比賽,三足遊戲,折紙,畫畫,寫字,唱歌,跳舞,在衣櫃裏玩過家家...
妳最喜歡在走廊裏跑,最喜歡三足遊戲。我媽媽也參加妳的遊戲。有了媽媽的陪伴,妳有了更多的樂趣。那段時間,妳幾乎每天都玩這些遊戲。看到繩子就示意玩三足遊戲。每打完壹輪都欣喜若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寶貝,妳也喜歡和妳妹妹玩。妳是她的跟隨者,妳喜歡學習她的動作和手勢。她讀書的時候,妳也跟著讀,這樣妳就可以很認真地“讀”書了。
我還記得有壹次我媽和我姐看易經,我姐蹲下來看,妳蹲下來,拿著壹本大學的《中庸》的書,小心翼翼的跟著我們看易經的內容。時不時的,我會看看妹妹的動作有沒有變化。那個可愛的表情讓我媽媽笑了。
妹子練舞蹈基本功,妳跟她壹起做。躺在青蛙身上就壹定能做到,特別有靈氣。妳心裏永遠有妳妹妹。每次有好吃好玩的,出去玩的時候都會想起姐姐。妳特別有愛心。
爺爺曾經向我們描述過,在妳只能用壹兩句話表達思想的時候,有壹次妳向爺爺要壹些奇怪的豆子吃,爺爺在妳的右手掌心裏給了妳幾顆,並告訴妳“拿著,不要掉在地上”。妳右手拿著它們,伸出左手。爺爺以為妳要,就說:“吃完了再來拿。”沒人想到妳會說“妹妹-妹妹”。
妹妹心情好的時候會抱妳親妳。有時候妹妹不開心,搶妳的玩具,就是對妳不友好。壹開始,妳不會反抗。隨著年齡的增長,妳也學會了認字。後來只要妳妹妹開始和妳打架,妳就會大喊救命。妳們家習慣性的觀念就是“讓大的變小”。經過幾次親身實踐,妳也明白了,只要,
有時候,當妳妹妹搶妳的東西,或者妳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妳會說來不及了,或者仰面躺著,慢慢把後腦勺貼在地上(妳也知道怎麽不傷到自己),故意磨蹭幾下,或者趴在地上,讓妳可愛的小臉貼在地板上,讓我們對秘技嗤之以鼻。當我們忽略的時候,妳會壹邊玩把戲壹邊偷偷斜眼看我們。寶貝,妳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嗎?哈哈哈哈...
妳喜歡唱歌。從妳能表達壹整句話開始,妳就壹直在唱媽媽哄妳睡覺的童謠。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唱歌。真的讓妳媽驚嘆妳的記憶力。孩子生來有神是真的。
我曾經聽我奶奶描述過,因為有壹次我奶奶忘記帶背包,妳從外面回來的時候,沒有鑰匙開門進屋。從那以後,每次出去玩之前,都會把婆婆帶到房間裏,關上門,指著門後面。
當然,壹開始,我奶奶並不理解妳的想法。我奶奶的背包被浴巾擋住了,妳指著浴巾,我婆婆就把浴巾拿走了。妳指著背包說“門”,直到我婆婆脫下背包,終於明白妳想說什麽,提醒我奶奶記得帶背包。妳的記憶力讓我們震驚。
妳也喜歡跳舞。妳經常喊“我要看我大姐跳舞”,讓我爸給妳看舞蹈視頻。我姐在家練舞,妳就陪她跳。我媽跟視頻學舞韻瑜伽的時候,妳在她旁邊也做的很好,模仿性特別強。
和我小時候的姐姐壹樣,我非常喜歡看動畫片《《龍貓》》。我記得有壹段時間,妳幾乎每天都打電話給我爸爸放這部漫畫,並隨著漫畫裏的情節歡呼鼓掌。特別喜歡裏面“小美”這個小角色。和我自己的身份壹樣,那是壹個小姐姐,壹個可愛的小女孩,還有“小美”的天真可愛的壹幕。妳很認真,學會了用“小美”的語氣說臺詞。
妳特別喜歡小動物。看到路邊的貓狗,總會去追。當妳看到壹只狗在地上打滾,妳會笑。看到貓用爪子洗臉,就會自稱“姐姐自己洗臉”。
看到書上的貓、狗、兔子,妳會說:抱抱貓,忍不住用嘴去親。當妳在繪本裏看到糖果或水果的圖片時,妳會忍不住用舌頭舔它們。妳媽故意逗妳問“甜不甜”,妳得意地說“甜”。
妳喜歡吃棒棒糖。記得有壹次父親從超市買了壹袋棒棒糖。那是妳第壹次品嘗棒棒糖。妳嘗到甜頭後,就壹個接壹個地吃。考慮到保護牙齒健康,我們約定妳壹次不要吃太多,於是父親把剩下的棒棒糖收了起來。
沒想到妳當年還會說“棒棒糖”“我姐想吃棒棒糖”。早上壹睜眼就說“爸爸給姐姐買棒棒糖”,連睡覺都在說“棒棒糖”。看來妳是多麽愛吃甜棒棒糖啊!
當妳小的時候,妳每天晚上都需要被催眠。奶奶會把發音掛圖按在門上,從1到10說壹些食物的英文單詞或者英文兒歌。妳和他們很熟悉,並逐漸會說壹些英語。妳會很早就從1數到10,有時候她還學會了悄悄數手指,她壹遍又壹遍地數。
寶寶,妳很細心,性格比較溫和,對身邊的事情很小心。妳既能感知有形的事物,也能感知無形的聲音。妳真的什麽都知道!
我記得有壹次我媽媽在廚房裏忙,因為我們的壹個煤氣爐需要點火。我忙著讓父親遞給我壹張小紙。在父親做出反應之前,鮑曉拿著壹張小紙條來到廚房。當時我媽真的很驚訝妳的理解和行動。
可以把平時玩的玩具,看的書,用過的物品壹壹整理。壹開始是妳媽媽陪著妳收拾,等妳漸漸養成習慣後,妳就主動收拾了。就算晚上困了,也是妳讓玩具們“回家睡覺”,才可以安心睡覺。
妳喜歡往高處爬,也喜歡往低處爬。妳也喜歡騎在我們的背上,幫我們踩它們。妳有很好的平衡。有時候妳媽媽側臥,妳可以很順利的站在她腰上,有時候還可以跳幾下。每次爬得高了就說“小心點,慢慢來”提醒自己不要摔跤。有時候妳會說“大衛,爬高點,媽媽說‘不,不,不…’”
妳學以致用的能力也比較強。有壹次妳在吃零食,爺爺故意逗妳:“寶貝,能給爺爺吃嗎?”妳笑著回答“不會”,這是在繪本《大衛不會》中學到的。
在這壹年裏,因為妳母親的粗心,妳受了兩次傷。有壹次是去年9月,周五晚上,想著下個周末,就帶著妳和我姐晚上出去玩。我看到樓下美容院有兩個小孩在玩倉鼠,妳也進去玩了。妳在別人店裏的沙發上爬上爬下。
媽媽看了壹下手機信息。妳不小心從沙發上摔了下來,撞到了旁邊壹個小玻璃桌的邊緣。媽媽撿起來的時候,發現有血流出來。媽媽驚呆了。抓傷不小,她還留了個小疤。媽媽後悔了。我真的不應該看手機,沒有好好照顧妳!
還有壹次我泡腳的時候,我媽看到妳在玩水。太迷人了。她不想錯過妳成長的每壹刻。她用手機拍下來留作紀念,於是壹手拿著手機,壹手加熱水。以前加熱水的時候,她壹只手燒水,另壹只手抓住妳的腿。就是因為視頻沒有及時接住妳的腿,熱水就這麽橫著落下來了,還沒來得及伸直,所以妳的腳瞬間就入水了,很燙。
受傷後,妳非常勇敢和堅強。撞見了就給妳藥,壹聲不吭的安靜配合。我真的很感謝鮑曉如此明智和聰明!燙傷後第二天腳背水泡腫了起來,還有點低燒。雖然連續兩晚很難受,但是妳沒有哭,沒有鬧。只要妳舒服壹點,妳就能睡得安穩。妳媽給妳按摩退燒,妳也配合。
說到讀書,妳會壹本書壹本書的讀,然後壹遍又壹遍的問妳這是什麽,那是什麽,這足以磨煉妳的耐心和意誌。不知不覺中就熟悉了,會背了,表達力也突飛猛進。
我記得妳不到壹歲,我們經常陪妳看我媽的繪本。妳很喜歡看這本繪本,每次都很用心地聽,還經常主動找這本書讓我們和妳壹起讀。聊完之後,妳找不到這本書,妳會說“我-媽媽-媽媽”給妳找。
後來,我們看了《蚯蚓的日記》和《大衛不會》,看到了大衛摳鼻子的照片。有壹段時間,妳還在學著扣他的鼻子,但我們不讓。妳口齒不清地說“大衛……”,妳卻告訴我們“大衛怎麽能扣上他的鼻子?”這本繪本的最後壹頁是我媽媽抱著大衛,我經常翻到這壹頁。妳也會學著大衛的姿勢,依偎在媽媽的懷裏,讓媽媽覺得特別親切溫暖。
妳最喜歡和妹妹壹起看書講故事。妳對妳姐姐講的故事記得更深刻。每次妳姐姐給他們講的時候,妳都可以安靜的聚精會神的看她手裏的書。妳姐講故事生動親切,妳聽得津津有味。之後,妳會重新打開姐姐講的故事書,重新“讀”壹遍,學習她講故事的語氣、表情、動作。
就連平時沒有讀書習慣的父親,也受到了孩子的影響。他會講故事,會畫畫,這在我們家已經逐漸成為壹種潮流。父母應該跟隨孩子的腳步,有遠見地帶領孩子。成長是必然的。
而且我姐三歲就開始給她讀繪本,妳從她媽肚子裏開始。回想起來,我跟著很多未讀的故事書,讓我輕松達到閱讀量,有機會和妳壹起在童話世界裏旅行。誰說我不是受益人?
隨著壹天天長大,我能接觸到的世界越來越廣,好奇心也越來越強。我開始學會用自己的小手去接觸和研究東西,希望自己照顧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這種意誌越來越強烈。媽媽能理解妳成長的過程,明白這是壹種怎樣正常的心理需求。
妳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妳極其渴望早點把自己“變成”大人。這是所有生物在自然生長發育中普遍具有的壹種內力。
我會充分理解妳的願望,及時滿足妳的要求。和妳出去玩的時候,妳強烈要求自己背水壺。媽媽會毫不猶豫的讓妳自己扛。當然,她會故意在水壺裏少裝些水,減輕妳的負擔。奶奶心疼妳,想幫妳拿水壺。妳會堅決拒絕她的好意,不得不自己來。
我幫妳洗手或者穿衣服的時候也是這樣。每次提醒我們“寶寶自己來,妳走開”,我也用手推開我們。
當妳能獨立完成壹件事時,妳會有強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媽媽認為,這些積極的情感對妳人格的正常發展很有幫助。而且我也深信自己可以靠自己克服困難和挑戰,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會時不時的提醒自己: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獨立的意願,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果斷放手,絕不讓自己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
更多的是,因為妳的到來,我每天都在練習很多“技術課”:和照顧妳的奶奶相處,兩個孩子的平衡測試,工作和生活的匹配與責任,對父母和弟妹的責任等等。......
因為妳,再壹次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育兒第壹。只有自己修煉,才能給妳好的營養。我相信,只要我們壹直陪在妳身邊,積極參與妳的成長,我們為什麽要害怕在這壹刻做出壹個對錯的決定呢?
其實學習不是壹蹴而就的,也不應該只看眼前,所以我不喜歡用“妳好,好孩子”“聽話的孩子”這樣的詞來定義。我希望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而大人總是墨守成規,總喜歡問壹些無聊的問題,然後認定孩子“小氣”。我得睜大眼睛,傾聽四面八方,借助繪本更容易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我也不會想妳。
我會每天陪妳和妳妹妹壹起讀國學經典,用經典滋養妳的心靈,讓閱讀增長妳的才華,用積累的方法讀經典,形成讀書的好習慣,父母和孩子壹起讀,全家壹起讀,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妳最好的精神成長條件。
媽媽每天陪妳讀經典。經常進行閱讀經典的訓練,會逐漸形成註意力集中、壹心壹意、頭腦中雜念少、沈思默想的良好閱讀習慣,從而明顯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由心而生,腹中滿是詩書,讀經所孕育的韻味和美感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學習越來越差”,智慧只會與日俱增,所以媽媽相信妳和妹妹會變得更加優雅、美麗、有氣質。
寶貝,妳知道為什麽媽媽要每天陪妳和妳妹妹讀經典嗎?當然,妳還不能理解妳媽媽的良苦用心。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妳壹定會明白經典智慧的好處。
智慧教育的區別在於,它屬於那種“得之而不思”,無為而潤物細無聲,即可以做到不勉強,有之而不思。智慧的教育從源頭開始。我們東方智慧認為,萬物貫通,貫穿整個生命歷程,萬物有其道,萬物有其位。所謂“全同通”,就是從根上找它的根,從源頭找,妳就悟到了這個道。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生壹,命生二,命生三,命生三。”
朱家訓中提到“讀書以聖賢為目標”而不是接受教育只為生存,更不是為了追求物質生活而放棄對精神世界的探索。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妳清楚地認識自己,但很多人其實活得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甚至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從來沒有體會到生命的莊嚴,更談不上人文情懷。
而良好的教育可以讓人意識到生命的莊嚴,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意義,明白自己未來的去向,明白自己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古代的聖賢很清楚,現在的人很迷茫。我們可以為妳解決妳學習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但不能給妳未來的幸福和精神世界。
那麽教育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這就需要德能教育。我們知道知識的教育賦予了“天賦”,那麽美德呢?我們會通過智慧的教育讓妳讀經典。知識的教育通常由淺入深,但智慧的教育並非如此。它需要從源頭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路出發。也許妳現在還不能理解這些經典中的大道,閱讀起來也很困難,但是通過閱讀,妳會把它們記在心裏,隨著理解能力的逐漸成長和加強,妳會逐漸體會到。
妳喜歡在樓下玩滑梯和壹些運動器材。前幾天帶妳下來,突然發現妳的動作比以前靈活了。媽媽對妳的進步感到非常驚訝。妳也喜歡遊泳。每次妳在水裏,妳都有壹段在水裏轉圈的美好時光。妳喜歡去公園。
每天都要完成以下項目:看繪本、聽英語、聽/讀經典、聽兒歌、運動。
我真的很開心媽媽的生活裏有妳。妳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快樂。看到妳每天的進步,媽媽覺得無比幸福。
我們理解的道理是,0-3歲給妳盡可能多的刺激,盡可能多的陪伴。所以,在這壹年,媽媽決定先放棄工作,把很大壹部分工作交給同事,開始認真陪伴妳的成長。給妳足夠的愛,給妳安全感。爸爸媽媽壹直在努力。
當然,妳有很多有趣的事,我媽每天看書打卡記錄下來。當妳有壹天回來的時候,妳會知道妳有壹個多麽快樂的童年。妳是如此自信、開朗、活潑、可愛、好學、勤奮、執著、認真...媽媽希望這些優秀品質能壹直伴隨妳。
謝謝妳讓我回到了無憂無慮,單純純真的童年,然後我就和妹妹壹起回到了激情的青春。謝謝大家!繼續和妳壹起成長!哈哈哈......
因為妳的到來,這壹天變成了美好的壹天,從此世界增添了壹抹誘人的色彩,許多美好的回憶在我生命的屏幕上舔來舔去,像錦緞壹樣!
當妳用生命的奇跡成就了父母的幸福,當妳從懵懂到懂得了情感。寶貝,媽媽祝福妳!過去的每壹天,妳哭,妳笑,妳玩,妳鬧,用妳的方式感動身邊的每壹個人,證明妳的存在。以後,請不要吝嗇妳燦爛的笑容,讓它每天充滿妳的未來。
寶貝,現在妳是壹個美麗童話的開始。後面的故事可能包羅萬象,但壹定很美。是絢爛的晨光,可能會有風雨,但壹定會有明媚的陽光來迎接妳。願妳健康、快樂、智慧、勇敢、堅強、純真、善良...妳快樂,我也快樂!
謝謝妳,我親愛的兩個小寶貝!
31 2020年5月
青花瓷養生尊敬的曲蓮娥女士,您的消費驗證碼為:2151,30分鐘內有效。如有疑問,請聯系您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