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解密:魏武帝曹丕的突然病逝與他嚴重的脫發有關嗎?

解密:魏武帝曹丕的突然病逝與他嚴重的脫發有關嗎?

公元226年,曹丕因“許昌城南門無故倒塌”(《三國誌》)而擔心自己不久於人世。不久,他病重,後來“倒在賈府堂”(三國誌)或“葬在崇化錢坫”(舒威)。魏文帝的突然死亡壹直是壹個有爭議的話題。至於曹丕為什麽會死,有人認為是因為肺病。有人認為是因為沈迷酒色,有人認為是因為過度勞累,甚至有人認為是因為頭風。可以說壹千個人有壹千個哈姆雷特。這些說法,要麽缺乏證據,要麽無中生有,要麽妄下結論,都沒有說服力和可接受性。筆者在閱讀了大量歷史書籍和醫學書籍的基礎上,終於找到了壹個比較可信的答案。在我看來,曹丕的突然病逝和嚴重脫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像清朝,皇帝的病例和醫史大多可用,所以即使想查曹丕的病例和醫史,也是有心而無力。曹丕四十歲去世。他身體強壯嗎?壹個人的身體是否強壯,與他是否經常鍛煉密切相關。對於曹丕來說,武功的高低和體育鍛煉掛鉤。

那麽,曹丕的武功怎麽樣呢?曹丕在《正典序》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說自己武功不凡。正面描寫方面,如“以四方擾,教素人學射,六歲知射”,“不擅弓馬,今日不忘,鳥學十裏,百步常射”;在人物側面描寫方面,如荀自詡“文君山從左向右射,真難做”,並說自己“數次上殿,被、平陸將軍鄧湛、將軍等打了三下手臂”。《典論》是曹丕創作的,序言中有自我介紹,不能只聽這壹面之詞。

在他自己的著作中,只是壹家之見,而史書中關於曹丕武功的記載屈指可數,只有“善騎射,善劍術”(《三國誌》),“帝獵於滎陽,所以東遊”(《子簡》),“帝與睿獵,見母鹿,帝射而死。由此可以推斷,曹丕的武功並沒有他吹噓的那麽好,只是壹種飯後愛好,否則《三國誌》也不會說他“善騎射,善劍術”。陳壽寫的《三國誌》是以魏為原型的。如果曹丕武功高超,奉承別人都來不及,怎麽可能故意抹平?

曹丕武功壹般,只把體育鍛煉作為愛好,說明他的身體沒有那麽強壯,只是基本健康。曹操活著的時候,裝腔作勢,夾著尾巴做人。在逼迫劉勰退位自己當皇帝後,曹丕終於露出了真面目。他的腦子裏幾乎充滿了算計和權力,整天要處理沒完沒了的政治事務。時間久了,曹丕不亞健康才怪!亞健康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只要有壹點* * *,曹丕馬上就會患上這種病。

在醫學書籍中,作者找到了曹丕處於亞健康的證據。據《外太秘方》記載,壹位內科醫生開了壹個治療曹丕嚴重脫發的方子,說“長而使發黑,黃白者皆黑,魏文帝用有效秘方。”神醫開的藥材有:當歸、獨活、白芷、白芍、山竹、防風、辛夷、生地、蛇。需要切半升薤白;需要四升半烏梅油;需要兩升馬膏。藥材準備好後,要“切十五味,小火煎,三貼,去我身,洗頭,再敷”。

有人認為這個方子不科學,因為用的藥材和頭發沒有關系。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原因有以下三點。壹、曹丕脫發原因不明。脫發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不能因為用的藥材與頭發無關就輕易否定這個方子。第二,中醫需要對癥下藥。曹丕是壹國之君,禦醫不敢欺他,否則性命難保。醫生壹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開出了這樣的處方。第三,藥理與藥材壹致。醫師開出的藥方是試圖讓曹丕通過養血強身來治愈脫發。根據諸病源說,“血盛,故有發榮,故有發美;如果血氣虛弱,經絡衰竭,不能滋潤,那麽頭發壹定是禿的。“曹丕貴是皇帝,日常養生是免不了的。藥物的補血作用,加上曹丕的親自關註,最終可以暫時治愈脫發。

脫發會反復。壹不小心,很有可能頭發又開始脫落了。雖然醫生的藥方在短時間內治好了脫發,但畢竟曹丕要治理天下,壹心為國。時間長了,脫發還會繼續出現,這種尷尬不會得到根本改變。雖然曹丕已經逼漢獻帝退位,但天下局勢並不樂觀。西南角,蜀漢政權時刻準備著嘗試,東南角,孫吳集團經常不聽孫的話,魏國內部統治還不穩定。要拔掉以曹植為代表的宿敵,更要遏制各地大臣的權力,防止對其皇權的威脅。

算了,算了,壹個人壹旦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必然會把自己降低為壹個偏執敏感的人。脫發不僅會使人掉頭發,還會使人的人際圈子變小,變得多疑,嚴重時會導致心理扭曲。為了權力,曹丕越陷越深,難以自拔。再加上脫發帶來的頹廢影響,生命已經岌岌可危。最後,該來的遲早會來。

公元226年,曹丕訪問許昌。巧合的是,許昌的城門無緣無故就塌了。他自以為是天子,是真龍天子,可惜天公不作美,讓自己看到了城門倒塌,象征著不祥之物。曹丕當時非常惱火,這是壹個不好的預兆。他想快點死嗎?曹丕十分多疑,加上脫發的催化作用,整天苦思冥想,不思茶,不思食,時間壹長,壹個不健康的身體怎麽活下去?身體不太真實是事實,可疑也是事實,但嚴重脫發催化的懷疑生出了暗鬼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如果沒有嚴重脫發引起的懷疑,曹丕就不會死得這麽早,也不會無緣無故撞上城門倒塌後不久就突發疾病而死。